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政府特殊津貼開始評選
2011-12-01 10:58:54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任立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日訊 11月29日,大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關於開展2011年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為充分發揮政府特殊津貼制度對推動高層次專業技術人纔隊伍建設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家和省人纔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大慶市的實際情況,設立大慶市政府特殊津貼,現就有關選拔事宜通知如下。

  一、選拔原則

  選拔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以能力、業績和貢獻為依據,從優選拔,確保人選質量。選拔時優先考慮人選近五年來所取得的業績、成果和貢獻,既要看成果獲獎層次的高低,更要注重產學研結合取得的實際效果。選拔工作向經濟與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湧現出來的優秀人纔傾斜,向承擔重要項目任務的關鍵人纔傾斜,向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基層骨乾傾斜,向中青年優秀人纔傾斜。

  二、選拔范圍

  (一)選拔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主要在市屬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不含中省直單位)在崗職工中進行。

  (二)選拔對象是在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城建等崗位和工農業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技能人員、農民技術人員。

  (三)擔任副處級及其以上領導職務和享受副處級及其以上待遇的專家、學者,在企事業單位中擔任領導職務後不再直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在黨政群機關工作的人員,原則上不參加市政府特殊津貼的評選。

  (四)已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不再參加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評選。


  三、選拔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模范履行崗位職責。

  (二)近五年來取得的專業技術業績、成果、貢獻突出,並得到我市同行專家普遍認可。

  (三)原則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工人高級技師或農民高級技師職務,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較深的學術、技術功底,在市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為本學科、專業發展和骨乾隊伍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市級重點學科、專業帶頭人。

  2、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取得創造性成果,並達到市內領先水平;或者在技術研究與開發中有重大發明創造、重大技術革新,並經過實踐證明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或者在完成市級重點工程、重大科技攻關和大中型企業技術改造,在消化引進高科技產品技術項目中,創造性地解決了重大技術難題;或者是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的主要完成者。

  3、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取得顯著成就,對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或者是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市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的首位人員。

  4、在高新技術、城市管理、金融、證券、外貿等領域,為解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理論並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

  5、在文化、藝術、體育、新聞出版等其他專業領域中,成績顯著,享有盛譽,為發展我市的先進文化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

  6、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所創新的教育理論或教學方法,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鑒定並普遍推廣,為人纔培養、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或者是獲得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以上或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的首位人員。

  7、長期工作在工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第一線,有重大技術突破,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或者在技術成果推廣轉化中業績突出,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人員。

  8、長期工作在醫療和疾病預防一線,醫術高超並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難、危重病癥;或在較大范圍內多次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消除疾病,社會影響很大,業績為同行所公認。

  9、職業體育教練員,其直接培養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賽中取得獎牌;或者在亞運會、亞洲錦標賽、亞洲杯賽中取得銅牌;或者破亞運會記錄並被有關國際體育組織承認,並且在比賽前四年內執訓滿兩年。

  10、職業技能人纔,在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或技術操作方面成績突出,能夠解決生產、科研中的關鍵問題,並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或在培養人纔、傳授技藝方面成績突出,在市內外有較大影響並受到表彰。

  11、具有一技之長的農民技術人員,在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方面成績突出,能夠帶領廣大農民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四、選拔數量

  2011年計劃選拔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名。

  五、津貼標准

  對選拔出的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每人發給一次性特殊津貼10000元,並頒發市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經費從市人纔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六、選拔程序

  (一)基層單位采取組織推薦和個人自薦相結合的方式,提出初步人選,經單位領導集體研究審議後,確定本單位擬推薦人選並按隸屬關系逐級上報。

  (二)推薦人選必須經過公示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推薦人選要在所在單位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於7個工作日。

  (三)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直屬各部門根據選拔條件對推薦人選進行審定,報同級政府或本部門、本系統領導班子集體審核後,將推薦人選名單和有關材料報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則上每個縣區(含高新區)推薦人選不超過5人,市直屬部門、單位不超過2人。

  (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各縣區、市直屬各部門的推薦人選組織專家評議,經專家無記名投票,同意推薦票數達到應到會專家二分之一以上的,纔能作為推薦人選。

  (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人纔辦組成選拔領導小組,對各縣區、市直屬各部門的推薦人選進行審核。專家評議意見作為領導小組審核的重要參考依據,專家評議沒有通過的不能作為推薦人選。

  (六)經市選拔領導小組審核通過的推薦人選,除涉密人員外,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報刊和網絡等媒體上公示。

  (七)經公示無異議的,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確定的人選名單報市政府審批。


  七、材料要求

  (一)單位綜合推薦報告一式三份,詳細說明推薦人選的程序、公示情況及人選排序。

  (二)兩名同行專家的推薦材料各一式一份,對其專業技術能力、水平、業績及貢獻情況進行證明和評價,材料限150字以內。同行專家原則要求為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三)業績說明材料一式十份,由單位負責填寫,具體說明主要學習和工作經歷等自然情況、學術兼職、工作實績、承擔的主要項目及主要獲獎情況,材料限1500字。

  (四)《專家情況登記表》一式三份,由單位填寫或由本人填寫並經單位審核。

  (五)《專家情況登記表》和業績說明材料的U盤。

  (六)有關佐證材料1、各類成果證書及榮譽證書。

  2、承擔市級以上重點項目的需提供市級有關部門的證明,在科技成果研究及推廣中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需提供縣(區)級

  以上有關部門的證明。

  3、業績說明材料和成果證書復印件及其它有關證明的復印件按A4規格上報,首頁為封面,次頁為申報材料目錄,內容按目錄順序膠裝成冊,每人一式七份。

  4、佐證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復印件,原件經審核後退回,復印件留存。

  各有關單位於2011年12月12日前將申報材料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市政府樓A629辦公室),相關表格在市人力資源局網站(//202.97.194.173/)下載。

  聯系電話:6181206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