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3萬農民工『姐妹花』哈爾濱建築工地『淘金』
2011-12-02 09:50: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白林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登高作業小菜一碟

咱也是熟練工

不比城裡人掙得少

苦點累點賺得多

咱也能“指導”老爺們

城裡人的房子有我蓋的

不讓須眉

  東北網12月2日訊 1日中午,43歲的雙城市周家鎮石家村張喜鳳,給家裡寄完錢後,感覺一身輕松。來哈爾濱6個月,張喜鳳在建築工地上賺了近3萬元。據哈爾濱市農委工作人員介紹,2011年來自哈爾濱市8區、10縣,在冰城從事建築行業的農民工已達32萬餘人,其中女農民工人數逐年呈上昇趨勢。一些大型建築工地女農民工人數佔用工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女農民工已成為哈爾濱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張喜鳳一年中幾乎有九個月在建築工地乾活,冬季工地上很多南方來的農民工,受不了天冷陸續返鄉,只有張金鳳這些本地農民工仍在繼續工作。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張喜鳳一直覺得很滿足。張喜鳳說,自己和老公在同一家工地上打工,一年能收入八萬多元,家裡的9畝多農田一年出租三千多元,一年能賺兩份錢。如今,村裡很多在建築工地上打工的村民都蓋起了小二樓,再攢一年錢,張喜鳳也准備蓋一棟小二樓。

  張喜鳳夫妻原本一直在村裡務農、搞養殖供孩子上學。2006年,張喜鳳和丈夫將家裡的農田出租出去,跟著施工隊到哈爾濱市的建築工地上工作。剛開始張喜鳳只能在工地的食堂裡做飯、打雜,一個月收入也就1千多元,一線的工人全部是男性。隨著哈爾濱大項目不斷開工,建設工地用工需求增加,女農民工漸漸的多了起來,一個月5千左右的收入,讓張喜鳳羡慕不已。第二年開工張喜鳳開始給男農民工打下手,運鋼筋、搭腳手架跳板,有的時候也做一些簡單的鋼筋綁定工作。漸漸的,張喜鳳熟練掌握了操作技能,成了建築工地上的女鋼筋工。每天和男工友乾一樣的活,在鋼筋搭建的網格中捆綁鋼筋。由於身材瘦小,活動靈便,很多縫隙中的工作,都由張喜鳳來完成。

  張喜鳳說,工地的活好找,賺錢多,石家村那些在城裡飯店、洗車行打工的女村民紛紛到建築工地工作。如今,建築工地上除了重體力工作外,鋼筋工、焊工、木工都有女農民工。

  張喜鳳所在的松北區中原大道上的建築工地上,停著十多輛農民工自己的面包車。張喜鳳說,現在城市的路網很通暢,從石家村到松北區坐車只需一個小時。張彩鳳和老公每天都會開車上下班,到了工地換工作服,晚上還可以回家照顧孩子,有的時候下班早還可以在城裡買點東西,和城裡的上班族一樣,生活工作兩不耽誤。

  哈市農委勞動力轉移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現在農村幾乎一家一個孩子,很多80、90後的農民工,不願意到建築工地工作,雖然工地上能學到技能,賺的也比城裡多,但年輕的農民工更願意在城裡裡找一份相對輕松,衛生居住條件好的工作。這幾年,城市建設快、建築工地用工量增多,收入高也是女農工增多的原因。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