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6日訊 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今年齊齊哈爾市10個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獲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支持,爭取資金1260萬元。
“屋前屋後長滿草,豬牛雞鴨到處跑。”這是齊齊哈爾市部分農村地區衛生環境較差的寫照。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源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農村本身的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染;另一個是來自城市的污染轉嫁。據統計,全市有325.87萬農村人口,以每年每人產生0.25噸垃圾計算,齊齊哈爾市農村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就有80多萬噸。此外,隨著城市環境准入標准的提高、環境管理加強,一些污染企業加速向農村轉移,加大了農村環境的壓力。
2008年為支持農村環境保護,鼓勵各地有效解決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問題,促進農村生態示范建設而設立的專項補助資金,中央財政設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對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實行“以獎促治”,對通過生態環境建設達到生態示范建設標准的村鎮,實行“以獎代補”,“哪個地方的農村環保做得好,國家財政就給予更多的鼓勵支持。”
市環保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的今天,農村環保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農村環境保護和城市統籌發展、全面推進,齊齊哈爾市工業和農業污染防治齊抓並重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據了解,今年獲中央財政支持的項目,共有4部分10個項目。包括泰來縣托力河村等7家投入700萬元的畜禽養殖項目、依安縣興勝村投入60萬元的垃圾處理項目、甘南縣興十四村投入400萬元的典型示范項目和富區洪河村投入100萬元的飲用水項目。爭取到的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將重點支持存在嚴重危害群眾健康、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轄區內污染治理重點地區集中連片或者具有示范效應,並已有一定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基礎的村莊。目前,這些中央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初步設計和實施方案正在做省環保廳評審後的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