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市二手房賣家稅費轉嫁已成常態 買家負擔越來越重
2011-12-06 09:18:27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於恩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6日訊 相比一手新房,二手房憑借挑選直觀、價格便宜、配套成熟、即買即住等優勢,近兩年來正逐漸成為我市很多購房者的首選置業對象。然而,仔細算一筆賬纔發現,購買二手房的成本並不低,甚至要高於一手新房。

  緣何二手房的價格被逐漸推高,背後除了熱衷炒房的投機者,還有哪些因素?對此,記者對我市部分房產中介進行了調查走訪。

  賣家稅費轉嫁買家

  為了在城裡安家,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小付通過龍沙區一家中介,在錦江閣小區看中了一套87平方米的二手房。對於總價60萬的房款,小付粗略計算,在交納20萬首付後,還需貸款40萬元,加上各種交易費和中介費,額外再支付1萬多元錢應該可以搞定了。

  然而,當中介把相關費用核算出來時,小付嚇了一大跳:除了正常的房款,自己要多付3萬多元!而這3萬元完全是為賣家做了“嫁衣”。

  原來,小付看中的這套住房房產證還未過5年,除了60萬交付給賣家的房款。自己還要向財政、稅務等部門繳納他所購買房屋評估價格1%的契稅和6.6%的地稅,僅這兩項大頭兒就要支付2.7萬多元。再加上工本費、評估費、手續費、中介費等,遠遠超出了小付的預算。

  按規定,契稅和地稅本該由賣家支付,但記者在我市多家房產中介發現,賣家基本不承擔任何費用。記者調查發現,在我市房地產市場,幾乎所有的房屋報價都是淨房價,交易中產生的所有費用都要由買家負擔。

  稅費轉嫁已成常態

  記者昨天又登錄我市部分售房網站,不出意料,網上掛出來的房源幾乎都是賣家淨房價,房屋交易所有稅費和中介費均要由買家一並承擔。這一情況已經是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潛規則”了。

  從業多年房產中介的心語房產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雖然我們都跟買家說的是費用可以由雙方協商,但是實際成交的時候,其實都是買家付了,賣家基本都不願意協商,現在二手房不愁賣,別說是稅費,連願意承擔中介費的賣家都很少見。”“除非你買的房齡超過5年,不然這筆費用只能是自己出,賣家是不會出的。”中介告訴記者。

  按照網上的一套報價75萬的房源(90平米以下)計算,正常情況下,買家只需要支付自己那部分2000元的中介費和1%的契稅及其他過戶費用,總計不過1萬多元就可以買到。然而實際上買家卻要支付將近5萬多元的費用,額外多支付3萬多。心語房產幫記者大致計算了一下,要想買一套房產證沒過5年的普通住宅,買家需要額外支付總房價近10%的費用。

  負擔加重推高房價

  記者調查發現,我市房產市場上有些次新二手房源的均價看似比新盤低些,但買家被迫需承擔的大額稅費支出,買二手房已沒有比新房佔便宜的地方,唯一的優勢就是能即買即住。尤其是佔盡學區、湖景的稀缺二手房源,過戶後的總額度已經超過了許多地段的新樓盤價格。

  “不加稅前我或許還能勉強替賣家支付,可是增加稅費後,真正想買房自住的人的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更重了。”市民王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抱怨道。

  對於買房者的質疑,多數房產中介給出的回答是:“房主委托我們賣房子時就明確說他要的是淨房價,我們也沒辦法。一般我們在給客戶介紹房子時也都會告知,但買家負責承擔所有稅費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對購房者表示同情之餘,許多業內人士盼望相關部門能夠介入加以監管,以確保對賣房者的政策落實到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來是用來限制炒房者投機行為的措施,現在實際上卻是給了買家一記重重的傷心拳。“不用交稅的房子也有,但是都是十幾年的小區,條件實在是不怎麼好,花幾十萬真是心有不甘。交稅吧,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等於啞巴吃黃連了!”一位長期尋覓二手房的市民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關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