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淀粉藥』換個包裝成『真藥』 藥店老板明知是假仍販賣
2011-12-08 09:07: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智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訊 日前,哈市警方連續打掉兩個販賣假藥團伙。兩個團伙以物流的方式買進100多個品種的“淀粉藥”,在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吉林等地3000餘家藥店進行銷售,案值近5000萬元。目前,涉案團伙中6人已被逮捕,而主犯齊某竟是一家民營藥店的老板。

  藥品會議上找到“商機”

  齊某是肇東人,2009年10月,31歲的他在哈爾濱河松小區附近開了一家藥店,生意一直不好。不久,他去鄭州參加一個全國性藥品推介會。期間,齊某收到了很多自稱是藥品生產廠家的人留下的名片。名片上的廣告語如出一轍“低價批藥,廠家直銷”。

  回家的路上,他仔細端詳一張張名片,似乎看出了門道。名片上介紹的都是熱銷藥,地奧心血康、葵花胃康靈等。經營藥店多年,齊某也對這些藥品的廠家了解不少,從廠家進,無疑價格最低,為什麼這些本在成都、北京甚至黑龍江的藥廠,鄭州的醫藥代表能拿到最低價呢?齊某帶著疑問,撥打了名片上了電話。對方稱,低價藥就是高仿藥,也就是假藥,成分是淀粉,吃不死人,也治不了病。在低價的誘惑下,齊某給生產假藥的廠家打電話,廠家通過空車配貨的方式將假藥送到哈爾濱,齊某再加價賣出。

  1元錢買條藥店信息

  如此大量的假藥是如何迅速打開市場的呢?齊某發現藥店進藥時,都通過空車配送,而物流公司手中掌握著很多藥店的地址和負責人的電話。因此,齊某在配貨站以5毛錢至1元錢不等的價格購買了大量藥店信息,而後進行轟炸式推銷。

  第一次,齊某就購買了4000條藥店的信息,又聘請了多名電話促銷員,齊某以金輝醫藥公司的名義,向這些藥店推藥。由於價格便宜,在每天幾十次電話推銷的攻勢下,這些包裹著“特價藥”、“優惠藥”外衣的“淀粉藥”很快便被推銷出去。

  藥店老板知假售假

  “淀粉藥”真的能夠以假亂真嗎?據齊某講,“淀粉藥”只能蒙騙普通消費者,藥店工作人員卻可以分辨。只要是內行,基本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比如,一種叫做鈣加鋅的藥品,廠址本來是東直路,卻被打成了東支路,這樣的破綻經常出現。

  他們將這些藥發到藥店後,物流公司會代收貨款,藥店開箱驗貨後,覺得可以接貨,也就意味著他們能夠接受這樣的藥品質量,齊某纔能拿到貨款,但也有極少數藥店在接到貨後退款的。

  為何這些藥店會買賬呢?據了解,一盒零售價在9元左右的胃康靈,正常進貨價格在8元左右,而假藥的進貨價是2元,齊某賣給藥店6元左右,巨大的利潤,使部分藥店鋌而走險,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一年後,小舅子邸某聽說姐夫齊某生意不錯,正愁沒事乾的他,也從老家來到哈市投奔齊某,一番取經後,在道外濱江街附近開了一家藥店,同時做起了銷售假藥的生意。

  主要銷往哈市周邊市縣

  “齊邸二人賣藥基本遍布了哈市周邊縣城,方正、五常等都有發現,以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用藥者通常是農民。”哈市道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付強介紹,目前,警方了解到,這些假藥遍布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吉林等地的數千家藥店,涉案金額近5000萬元。其中,黑龍江地區近2000家藥店進過齊、邸二人推銷的假藥。

  “患者買藥,往往為了應急,一個犯了心髒病的人,卻買到假的救心丸,這樣的後果不堪設想。”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稽查局工作人員介紹,在偵辦這起特大銷售假藥案過程中,正是因為偏僻地區患者對假藥分辨能力弱,所以齊邸二人纔將這裡作為銷售假藥的主場地。齊邸二人賣藥基本遍布了6省45個地市,3760家藥店。對這些藥店,警方及藥監部門會繼續追查。

  新聞回放

  兩個賣假藥團伙被打掉

  2011年初,省食品藥品稽查局多次接到雙鴨山、黑河等地藥監部門協查黑龍江金輝、華藥堂、天進等9家醫藥公司銷售單真偽的請求。

  經執法人員調查核實,這9家公司銷售單均為假冒。執法人員根據線索初步判定在哈爾濱市內存在一個銷售范圍廣、銷售金額巨大的假藥銷售團伙。8月30日,根據線索,警方迅速出警打掉了這一團伙,並在一處庫房內發現24個省(市、自治區)的54家藥品生產企業,共計63個品種、107個批次、47472盒,總價值60餘萬元的藥品。另外,專案組順藤摸瓜,與邸某有長期業務往來、以齊某為首的另一5人銷售假藥團伙浮出水面。在其租用的車庫內,專案組找到27個省(市、自治區)、112家藥品生產企業,共計162個品種、171個批次、34144盒(瓶、袋、支),總價值100餘萬元的假藥。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