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走讀文化產業特別報道 制作小動漫賺9億人的錢
2011-12-08 11:27:1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訊 短短5年,從出版漫畫書、制作動畫片迅速轉型成手機動漫供應商,與“寶開”獲利模式一樣,盛源將與移動、電信等巨頭分賬。

  這家由5萬元起家的小公司,已發展成價值近5億元的新媒體集團,一兩年內有望成為黑龍江首批上市文化企業,市值預計突破50億元。

  種種波折和磨礪,契合了企業和經營者從成長、成熟到成功的三次重要轉變,也讓我們有機會試著從一個人的角度切入,探視文化如何被捏合成滾錢的利器及龍江動漫產業發展的路徑。

  故事就從於得水和他的同伴吃著燒餅打拼時說起……

  苹果應用商店中國區月收入目前已達3000萬元,按照苹果與內容供應商三七分賬計算,中國iPhone和iPad用戶下載一份18元的新版《植物大戰僵屍》,有12.6元進入這款游戲制作商“寶開”的腰包。

  “中國有9億手機用戶,每人每年花1元也有9個億,這是盛源價值所在”。5年前吃著燒餅繪漫畫時盛源文化公司董事長於得水還說不出這話來。

  文人?商人!

  第一幅算得上作品的畫是在1986年畫的,那時於得水9歲,師從著名油畫家劉吉弟及其子劉恆偉學繪畫。

  這一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原創出品了十三集系列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成為中國動畫第二個繁榮時期的代表作品。於得水的心思還在畫漫畫和看動畫上。

  大學畢業後,於得水在省直某機關單位工作了6年,機械般的工作讓他無法忍受,“跟畫畫一樣,頭天畫了棵樹,接下來2000多天的任務就是依樣照畫,葉片脈絡都沒變。”

  他下海了。

  做了兩年培訓和廣告裝修後,賺了5萬元,2006年,於得水決定拾起本行,做動漫。他說,這是其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轉變,過去的都不算。

  員工只有3個曾教過的學生,租房子,買設備,幾萬元一撒就沒。為節約開支,4個人用一臺電腦。第一個項目是出版漫畫書,確定好主題,幾個人不停的畫。

  幾個月下來,一分工資沒有,也沒錢發。大家沒一句牢騷話,一起橕著。直到現在,這3個人仍沒離開於得水。

  “那時候不敢進飯店,午餐基本吃燒餅,啃了大半年,偶爾一次盒飯算是改善伙食”,說這句話的時候,於得水正坐在江畔一家消費很高的海鮮酒店包房中,和朋友搶著買單。

  當年的窘迫讓他頗為感慨,“現在多高檔的酒店我也消費得起,但習慣是早前養成的,除必須的應酬外,我從不去飯店。”

  半年後,漫畫書出版了,銷售並不如期待中那麼好,但也不差。

  “沒賺到錢”,於得水說,對於商人而言,投入1元只賺了3毛算是賺嗎?在他的概念中:1元應該換取5元、10元或更多。5年後,他的這一想法實現了,暫且不表。

  下一步怎麼走?他想過做電視動畫片,但一分鍾的制作成本少說要千元,質量好點則需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此時,哈爾濱有關動漫的扶持政策幾乎空白。做動畫,恐怕連燒餅都沒的吃了。

  2006年,龍江動漫發生了一個轟動性事件,為獲得政策和資金支持,哈爾濱第一家動畫公司“智慧動畫”出走杭州。

  杭州政策足夠誘人:原創動畫片在市級頻道、省級頻道、央視和境外播出,每分鍾分別補助300元、500元、800元和1000元。這是杭州等國內發展動漫的城市普遍實行的“3581”獎勵政策。

  人心思動。

  動起來慢了,但還不算晚。2006年10月,黑龍江(平房)動漫基地出現,平房區闢建出園區,供入駐企業免費或以少量租金使用。第二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鼓勵和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意見(試行)》,內含“3581”等一系列稅收和獎勵政策。

  也就是在這一年,於得水正式注冊成立了盛源文化公司,成為首批入駐動漫基地的8家“元老”企業之一,“智慧動畫”亦在列。目前,基地動漫企業已達200餘家,提前達到《意見》中“2012年達到100家”的預期目標。

  盛源開始鋪攤子,漫畫、動畫齊頭並進,著手制作第一部動畫片。


文化?商業!

 

  隨著盛源進入動畫制作領域,需要於得水考慮和拍板的事兒越來越多,他開始嚴重失眠。每晚躺下後兩三個小時睡不著,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在腦子裡轉。這種狀態到現在仍繼續著。

  一次,有朋友做慈善活動,為邊遠學校捐桌椅,得知盛源有100多套閑置,便找到於得水,卻被他給問住了:“可以捐,不過這麼遠距離,運到那裡要多少錢?如果運費比就地取材做還貴,不如籌錢在當地做。”

  朋友打趣道:“怪不得你睡不著,心眼多,想得多。”

  2007年,中國動畫制作看起來正處於一個充滿生機的時刻。從2004年國家出臺鼓勵政策開始,短短3年間,數千家動畫制作公司井噴而出。

  盛源拿出第一個作品是《大志有話說》,以虛擬主持人“大志”講笑話的形式為主線,選材為日常笑話。

  這時,剛進入動畫制作於得水就留了退路:3G手機用戶可在移動公司網站直接瀏覽、訂閱和下載《大志有話說》,播出渠道不再依賴電視平臺。而且,選材是笑話,每集之間沒有連貫性,容易拆分為小段視頻。

  在央視播出成為動畫企業最重要指標,可以從政府拿補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最佳傳播平臺推廣動畫形象,為動畫衍生品鋪路。

  當數千家動畫制作企業在央視門口排隊苦苦等候時,於得水悄然抽身,開始人生中第二次重要轉變。

  “技術上國內與國際沒距離,創意就差太多了。從創意,制作,播出到後期衍生品開發,收獲周期太長”,對於仍堅持做原創動畫片的同行,他說,卯著勁做“大片”,容易“岔氣兒”。

  理想一樣,路徑不同。不能在理想的道路上“裸奔”,盛源選擇“先成家後立業”。2008年初,盛源調整主攻方向,瞄准以手機和網絡為主的新媒體領域。這一步他提前走了3年,直到2011年盛源與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達成供應商協議。

  新媒體動漫作品有其自身特性,閱讀時間短、屏幕小、內容不連貫等,導致傳統媒體的很多制作方法不能為新媒體所用,如手機動漫來電顯示,電信運營商要求大小不能超過70KB,方便手機用戶下載,國內只有盛源一家能夠做得到。

  在內容儲備方面,盛源與國內知名大型文化機構合作,將其已有節目轉化為手機視頻作品。目前,盛源手機動漫作品儲備了2萬多分鍾,是國內手機動漫資源最多的生產商。

  3年的儲備為他佔領市場提供了籌碼。文人執著,商人靈活,“當有人給盛源來送錢時,我知道這事兒成了”,於得水說,這次賭對了。


  之一?唯一!

  盛源比預料中更值錢。

  “國內最大手機動漫內容供應商”的身份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推動盛源快速擴張。當於得水滿心歡喜撲向資本時,資本卻撤了一步,他摔了個大跟頭。

  2008年,風險投資人明裡暗裡打量著盛源,與此同時,於得水也在尋找資本。在朋友引薦下,他與美國一家風投公司簽訂協議,對方總計為其注入3000萬元。首批1000萬元很快打到盛源賬戶。

  錢來得快,花得也快。“鳥槍換炮”,於得水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了世界最先進的人體動作捕捉儀等設備,動漫視頻制作能力更為強大。

  然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卻波及了這個遠在哈爾濱的企業。投資方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餘下的2000萬元,並向盛源討要此前投資的1000萬元。

  看著協議中滿紙的英文,於得水迷糊了,一時找不到專業人士諮詢。於是,對方將能拿走的設備都拿走了,拿不走的於得水給折現,賠了500萬元。

  後來,一個有經驗的朋友告訴他,按協議不用賠給對方那麼多錢。痛定思痛,他吸取了教訓:必須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如今,盛源有七位副總,從人事、財務到法律,全部是經驗豐富的“高手”。

  2009年是盛源脫胎換骨的一年,於得水人生中第三次重要“轉變”到來。盛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多個合伙人進入,為盛源把脈。

  股改後,盛源再次出擊。

  盛源廈門和杭州分公司相繼成立,兼並智能手機公司、電子商務公司和省內最大民營動漫網站,產業鏈逐步完善。

  繼2008年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移動WAP服務業務”經營資格後,盛源與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和手機動漫基地簽署內容提供協議,加之此前與中國電信達成的戰略聯盟伙伴關系,9億手機用戶消費市場被打開。

  幾年布局終將獲益。“盛源是手機動漫作品最大供應商,目前沒對手”,於得水說。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動作後,盛源獲得中國風投業龍頭“深創投”在國內數字新媒體行業中唯一一筆投資:1000萬元取得盛源3.5%股份。第二輪融資正在進行中,預計3個月內完成,深創投將聯合多家“金主”注入1億元左右資金,獲得8%盛源股份。

  1000萬到1億元,3.5%到8%,此間,盛源不斷昇值,上市已箭在弦上。

  還有一件事……

  2011年,北京新增A股文化企業7家,融資42.66億元,在A股上市的文化企業總計已達24家,進入上市備案程序的文化創意企業達到42家,還有120家企業正在排隊等著上市,而黑龍江還是“0”。

  《步步驚心》火熱播出後,其出品方上海唐人電影公司隨之被外界所知。上個月,唐人電影公司總裁蔡藝儂在微博中貼了幾張在哈爾濱拍的照片,網上猜測她在為下一部電視劇選景。

  也是在上個月,一個消息引人關注,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基金籌備暨重點項目推介會在哈爾濱舉行,基金將為全省文化企業提供高效有力的金融服務平臺。

  其實,蔡藝儂來哈爾濱不是選景,而是受我省邀請,作為首期融資企業代表介紹唐人電影公司情況,盛源亦在四家首期融資企業之列。

  “0”突破的重任落在盛源,於得水說,按計劃應在2013年,公司市值預計突破50億元。

  當一切回到原點,於得水念念不忘助他前行的力量:“這兩年誘惑和機會很多,南寧等城市曾出2000萬元安家費讓我去,但我不會走,沒有省市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若乾年後,他要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制作一部動畫影片。故事不再是蹣跚起步時的笑話,而是沈寂已久的傳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