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之夏百姓的文化盛宴
2011-12-09 11:16:39 來源:七臺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七臺河12月9日訊 不能沒有“七臺河之夏”。在七臺河,你問十個人,有九個會這樣認為。

  每年剛到七月份,桃山公園、湖濱廣場早早搭起了大舞臺,在以後的三個月裡,一到周末的晚上,這裡就會燈火通明,高雅的樂器演奏,歡快的舞蹈表演,或嘹亮或溫婉的歌曲演唱,甚至小品、快板、相聲、二人轉,任你欣賞個夠。

  山前水畔,夜風拂面,弦歌悠揚,這就是“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給百姓們帶來的愉悅享受。

  從2005年舉辦首屆“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以來,“七臺河之夏”已成為地方特色品牌文化活動,在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

  作為新興的煤炭資源型城市,七臺河建市較晚,且市民來自於各地,屬典型的“移民”城市,文化底蘊不夠深厚。決策者們認識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不斷提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強城市的文化內涵,要做到這一點,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至關重要。2005年,市委、市政府啟動了“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組長,市政府主管文化的副市長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組委會,為“七臺河之夏”成功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市文廣新局牽頭,各區縣、各中省直、市直部門廣泛參與。活動在桃山公園東廣場、步行街等處設立固定演出場所,由組委會排定各單位的演出時間,並在媒體發布公告。

  在精心策劃之下,“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廣泛的群眾性使“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受到百姓熱烈歡迎。

  演出場次一年比一年多,質量一年比一年好,僅今年就演出300多場,且呈現出鮮明特色。

  中心活動與基層活動互相映襯。“城市之光”廣場文藝演出、慶祝建黨90周年“頌歌獻給黨”歌詠比賽、家具節系列文化活動等大型活動,帶動了基層文化活動的異常活躍;“桃山之夏”、“茄子河之夏”、“勃利之夏”、“新興夏日大舞臺”使區縣的文化活動有了自己的舞臺;送文化下鄉、送文藝輔導進社區,農民廣場演出、農民藝術節、慶“七一”專場演出等活動遍地開花,共同構成亮麗的城鄉文藝風景線。

  場外文化活動和場內文化活動有機結合。“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以桃山公園和湖濱廣場為主場地,各鄉鎮、街道、社區、鄉村的文化廣場、文化大院都開展了文藝演出,秧歌、廣場舞比賽等不同形式的場外文化活動,為全市群眾的廣泛參與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而場內的慶七一“頌歌獻給黨”歌詠比賽、書畫展、攝影展更為群眾帶來更高雅的藝術享受。

  場內、場外相互呼應,無論走到哪裡,廣大群眾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

  群眾文化活動和專業文化活動相得益彰。“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不僅是廣場舞、秧歌等群眾文化活動的大舞臺,也是展示專業文化的大舞臺,群眾文化和專業文化在“七臺河之夏”這個大舞臺上相互交融,相互發展。市藝術館、礦區文工團、部分民辦藝校都相繼登臺表演,既提高了活動質量,也提昇了城市文化水平。

  “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不僅在七臺河市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還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人們心中深深植根。

責任編輯:關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