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醫大肺癌病例兩年增127% 發病率與PM2.5相關
2011-12-11 09:13:11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1日訊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04年到2007年肺癌住院病例的統計分析顯示,2004年、2005年兩年,該醫院肺癌的患者住院病例3420例,2006年、2007年兩年,這一數字上昇為7776例,增幅127%。

  研究成果顯示,近十幾年來肺癌患者中有幾個最為明顯的變化:過去肺癌患者中多以鱗癌為主,鱗癌是肺癌的一種分型,與煙草中的尼古丁密切相關。但是現在鱗癌的發病率在下降,而腺癌(肺癌的另一種分形)的發病率不斷上昇,已經佔到肺癌的一半以上;現在患肺癌的女性比例在上昇,而且大多數女患者都沒有吸煙史,患病類型多以腺癌為主;另外過去城市的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現在農村的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上昇。

  專家說,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和肺癌發病率的上昇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張大霧彌漫下的冰城照片,攝影者從龍塔上向下拍攝,整個哈爾濱像被一只灰霾大鍋罩在了下面。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授那曉琳每次給學生講授關於『顆粒物』的相關課程時,總要向大家展示這張圖片。這張冰城灰霾天氣的照片是那曉琳教授2006年收藏的,那教授說,現在灰霾天氣對健康的破壞已經不容忽視。

  肺部腫瘤PM2.5難逃其咎

  『PM2.5被稱為『可吸入顆粒』,在它給人類健康造成的傷害中,對呼吸系統的傷害是最嚴重的。』那曉琳教授說。

  那曉琳教授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04年到2007年肺癌住院病例的統計分析。這組數據顯示,2004年、2005年兩年,該醫院肺癌的患者住院病例3420例,2006年、2007年兩年,這一數字上昇為7776例,增幅127%,肺癌也是所有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那教授介紹,近十幾年來肺癌患者中有幾個最為明顯的變化:過去肺癌患者中多以鱗癌為主,鱗癌是肺癌的一種分型,與煙草中的尼古丁密切相關。但是現在鱗癌的發病率在下降,而腺癌(肺癌的另一種分形)的發病率不斷上昇,已經佔到肺癌的一半以上;現在患肺癌的女性比例在上昇,而且大多數女患者都沒有吸煙史,患病類型多以腺癌為主;另外過去城市的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現在農村的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上昇。

  『過去我們一直說吸煙是引發肺癌的首因,但從這一系列的變化看,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和肺癌發病率的上昇有著密切的關系。相關研究表明,我國吸煙者的總數量在逐年下降,但是肺癌的發病率卻在過去30年間上昇了46.5%。』那曉琳說:『每到大霧彌漫之時,各大醫院呼吸科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的患者就會明顯增多,這些都是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在作祟。一般直徑大於5微米的微粒易被呼吸道阻隔,部分可以通過咳嗽、吐痰等排出體外,可能對呼吸系統的局部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這種『粗』的顆粒並不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而PM2.5的粒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有研究證明它們中有50%會沈積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多種疾病PM2.5均為誘因

  『我們深吸一口氣,即便是空氣看起來純淨清透,但是肯定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PM2.5吸進了肺部。環境被不停地破壞,最後人類面臨將是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那曉琳教授說。

  現在大家對PM2.5的認識越來越多,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PM2.5對健康的危害已經不容質疑。『沒有誰會因為呼吸了幾口受污染的空氣立即就得了呼吸系統疾病,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它更多時候會成為一些疾病的誘因。』那曉琳介紹,PM2.5的表面會附著大量的重金屬和有機物,這些物質隨著PM2.5一起進入人體,不論是沈積在肺部還是進入血液,都容易引發炎癥,危害健康。一些體質弱、年齡大,或者本身就是患者慢性肺炎、哮喘等疾病的人,在PM2.5的這些刺激下,很容易誘發老毛病,或是引發新疾病。另外PM2.5由於顆粒細微,可以透過肺泡進入血液中,因為它是一個顆粒,在血液還容易引發血液中的斑塊附著在上面,從而形成結晶,造成血管的阻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黑龍江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劉彥飛老師的實驗數據顯示,PM2.5表面附著的有機物主要成分為多環芳烴。那曉琳教授告訴記者,多環芳烴具有較高的致肺癌活性已被證實,統計數據顯示,多環芳烴濃度每增加一倍,癌癥發病率真就會增中3.3倍,而這一有機成分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尤其是柴油車在燃燒不充分時會生成多環芳烴。

  戶外活動盡量選好時段

  劉彥飛老師在哈爾濱大氣取樣的科研數據顯示,冰城PM2.5的主要成分構成有四種:燃煤飛灰、機動車尾氣、揚塵和植物孢子、花粉等生物質顆粒。隨著每年冬季供暖期的到來和城市機動車飽有量的增加,因燃煤飛灰和機動車尾氣而產生的PM2.5會大幅增加。據介紹,一天之中後半夜到清晨時段,大氣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一般近地面容易形成逆溫層,就像一個大鍋蓋一樣將地面籠罩。近地面空氣中的髒東西被逆溫層『捂』住,很難擴散,這就導致這一時段大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加大。北方的冬季,這一時段又是所有供暖鍋爐都開始工作的時間,大量的燃煤飛灰被排放到空中,再加上班早高峰機動車尾氣大量排放,所以每天清晨時段空氣質量是最糟糕。那曉琳教授也表示,避開這一時間戶外鍛煉,尤其是在冬季,否則會事得其反,反而會危及健康。那教授建議哈爾濱市民選擇在下午兩三點鍾進行戶外活動,這一時段是一天中空氣質量最高的時段,也是一天溫度最高的時候,是最適合北方冬季戶外活動的時間。傍晚時段的空氣質量僅次於清晨,大氣中懸浮PM2.5的濃度排第二位,所以專家也不建議在這一時間進行戶外體育鍛煉。

  油煙吸煙室內PM2.5禍首

  那曉琳教授介紹,秋冬季節是灰霾天氣多發時節,如果出現灰霾天氣,應該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最好要戴上口罩。盡管PM2.5很難通過口罩阻隔,但是口罩至少還能阻隔一些大顆粒浮塵,對呼吸系統是有保健作用的。如果持續出現灰霾天氣,即便是健康人群也會出現不適癥狀,所以做好防護人人必需。

  『有些人認為不到戶外去就可遠離PM2.5,這種認識也是不正確的,在室內的環境中一樣會有大量的PM2.5存在。』那教授說:『室內的PM2.5最主要來原就兩個,一是做飯時產生的油煙,一是吸煙產生的煙霧。近年來女性肺癌發病率上昇,與大多數家庭一日三餐都是長年由家庭主婦來完成也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廚房內應該安置功效好的排煙機,並且盡量少做煎、炸等產生大量油煙的食物。至於吸煙者,一定要避免在室內吸煙,不僅危害自己,也傷害家人。』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