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訊(騫壯 王百海 記者 李博)入世十年來,哈爾濱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服務,致力於推動黑龍江省對外貿易轉型昇級,在促進口岸貿易便利化的同時,支持黑龍江對俄經貿健康快速發展。
2011年1-10月,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155.9億美元,相對於2001年的18億美元。十年間,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進出口規模增長了7.7倍,年均增速高達24.1%。
監管服務實現專業化、集約化、高效化
為適應入世後黑龍江對俄貿易快速發展的需要,十年來,哈爾濱海關在通關監管環節推進風險管理,加強業務科技一體化建設,實現監管服務的專業化、集約化和高效化。
十年來,哈爾濱海關先後建立業務管理網、業務運行網、電子口岸專網等信息化網絡。推廣應用風險管理系統、執法評估系統、海關執法廉政風險預警處置系統(HL2008)、關稅職能管理系統等,在綏芬河鐵路口岸建立物流監控系統、列車影像抓拍系統、物流信息查詢系統;在東寧和綏芬河公路口岸建成使用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H986)、汽運車輛管理系統、電子地磅以及RM2000幅射探測設備。
入世之初,口岸的海關關員靠人工查驗一列入境俄方列車需要45分鍾,而現在應用信息化、自動化監管設備,只需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幾分鍾即可完成,極大提高了通關監管效能,擴大了口岸吞吐能力。
為有效推動對俄貿易安全與便利化,哈爾濱海關推進通關作業改革,創新監管方式,不斷擴大“屬地申報、口岸驗放”范圍,積極推行“三查合一”和分類通關改革,健全物流監控體系,建立客戶協調制度,實施“網上支付”、“擔保驗放”、“下廠查驗”、“預約通關”及“5+2”工作制等一系列便捷措施,支持黑龍江對俄貿易發展。在推動貿易便利化的同時,加強反走私綜合治理,保持打私高壓態勢,加大對守法企業的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對俄貿易環境。
中俄邊境貿易實現提檔昇級
已經入世的中國和積極謀求入世的俄羅斯,由於對企業規范化經營的高度重視,共同采取措施確保中俄邊境貿易在十年間實現了提檔昇級。
入世十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主要口岸——綏芬河,如今已發展成黑龍江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也是承接我國振興東北和俄羅斯開發遠東兩大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由於WTO中關於邊貿的“例外”原則和其他一系列優惠安排,也使邊貿發展實現了漸近式平穩過渡,獲得穩步提昇。
綏芬河市三峽經貿有限責任公司主營俄羅斯木材進口業務的業務經理劉忠龍說:入世以後創造的良好競爭環境給企業發展插上了翅膀。公司在成立之初的2002年,年進口俄產木材23760立方米,實現貿易額2770萬元(人民幣),而今年到目前已進口俄產木材318240立方米,實現貿易額4.24億元(人民幣),兩相比較,分別增長15倍和20倍。
十年間,綏芬河邊貿企業在WTO環境下進出口貿易愈加規范,一批適應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要求的新型邊貿企業實現崛起,逐步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