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糧食總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14.1億斤
用佔全國1/10的耕地,生產全國1/4的商品糧

新糧歸倉。陳寶林 攝
黑龍江日報12月13日訊 2011年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14.1億斤,首次超過連續10年居全國首位的河南省,一躍成為全國糧食總產量和商品量雙第一的省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是記者從12日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今年以來,我省以抓好糧食生產為核心,大力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毫不動搖地加大農業投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糧食產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連續8年奪得大豐收。根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在全省27個市縣的糧食產量實割實測調查結果,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1年我省糧食總產量為1114.1億斤,比上年增加111.5億斤,增長11.1%。與2010年相比,主要作物產量結構呈現“四增一減”變化態勢。“四增”為:水稻產量412.4億斤,比上年增加43.6億斤,增11.8%;小麥產量20.8億斤,比上年增加2.3億斤,增12.2%;玉米產量535.2億斤,比上年增加70.3億斤,增15.1%;其他糧食作物產量37.5億斤,比上年增加4.1億斤,增12.4%。“一減”為大豆產量108.3億斤,比上年減少8.7億斤,減7.5%。
近年來我省糧食生產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在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92.6億斤的基礎上,連續越過800、900、1000、1100億斤四個臺階,到今年的1114.1億斤,比2007年增長60.9%,年均增長12.6%。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我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9.8%;糧食增產量111.5億斤,佔全國總增量的22.5%。
專家分析,今年我省糧食生產獲得特大豐收,主要得益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單產水平的提昇。按照“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的要求,我省加大了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高產優質糧食作物,挖掘增產潛力。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與上年相比呈“三增、兩減”。水稻、小麥、玉米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增長6.4%、6.4%和5.0%;大豆、其他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減少9.8%、3.9%。由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全省增產糧食31.1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27.9%。
其次是今年我省大部分地區農業氣象條件好於上年,加之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各類投入增加,糧食作物單產水平大幅提高。據實割實測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我省水稻單產比上年增長5.1%,小麥比上年增長5.5%,玉米比上年增長9.6%,大豆比上年增長2.5%,其他糧食作物比上年增長16.9%。經測算,單產水平的提高,全省共增產糧食76.2億斤,對糧食增長的貢獻率為68.3%。同時,由於糧食播種面積的增加全省增產糧食4.2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3.8%。
據介紹,目前我省糧食約有78%是商品糧,可以供應國內市場需求。如果按每人每天消費1斤原糧計算,我省一年的商品糧可以供給全國一半的城市人口。黑龍江用佔全國1/10的耕地,生產全國1/4的商品糧。我省糧食產量實現“八連增”對全國的糧食供給和糧食儲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0多家境內外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省統計局、省農委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