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江築『天下第一糧倉』 養活全國六分之一人口
2011-12-13 09:37:3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姜雪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3日訊 溫家寶總理幾年前在全國兩會上“全國大糧倉,拜托黑龍江”的寄語言猶在耳,黑龍江省糧食豐收喜報再傳。昨天,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今年黑龍江省連續8年奪得糧食大豐收,總產量首次超過連續10年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的河南省,達到1114.1億斤,成為全國糧食總產量和商品量雙第一的唯一省份和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糧倉”。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9.8%,這對我國的糧食供給和糧食儲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黑龍江省糧食約有78%是商品糧,可以供應國內市場需求。如果按每人每天消費1斤原糧的標准計算,黑龍江省一年的商品糧可以供給全國一半的城市人口。這意味著黑龍江用佔全國1/10的耕地,生產出全國1/4的商品糧,養活全國1/6的人口,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昔日北大荒,到如今“天下糧倉”,黑龍江省是如何登頂全國第一產糧大省的呢?對此,出席新聞發布會的省農委主任王忠林認為,黑龍江省糧食生產喜獲特大豐收,這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商品糧

  黑龍江省糧食約有78%是商品糧,可以供應國內市場需求。如果按每人每天消費1斤原糧的標准計算,黑龍江省一年的商品糧可以供給全國一半的城市人口。

  種植結構

  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與上年相比呈“三增、兩減”。水稻、小麥、玉米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增長6.4%、6.4%和5.0%;大豆、其他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減少9.8%、3.9%。由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全省增產糧食31.1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27.9%。


 

  單產

  據實割實測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黑龍江省水稻單產比上年增長5.1%,小麥比上年增長5.5%,玉米比上年增長9.6%。

  機械化

  幾年來,通過組建合作社實行大農業機械耕作,應用先進的農機和農藝,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使輻射作業區糧食產量明顯提高。僅高標准深松整地和適時播種兩項措施,合作社輻射區域與黑龍江省農村的低水平耕作產量比,玉米畝平均增產可實現120斤。

  調整結構新增糧食產量31.1億斤

  今年,全省按照“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的要求,加大了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高產優質糧食作物,挖掘增產潛力。緊緊抓住水稻最低收購價格提高、玉米市場價格大幅上揚的有利時機,通過算賬對比、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措施,在東部三江平原等水資源富集地區大力發展水稻生產,在第四、五積溫帶大豆主產區積極擴大早熟玉米面積,兩大高產糧食作物面積大幅增加,全省水稻、玉米兩大高產作物面積創歷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加1700萬畝以上。

  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與上年相比呈“三增、兩減”。水稻、小麥、玉米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增長6.4%、6.4%和5.0%;大豆、其他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減少9.8%、3.9%。由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全省增產糧食31.1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27.9%。

  科技強農單產大幅提高

  近幾年來,全省始終堅持把標准化生產貫穿糧食生產全過程,走依靠科技挖潛增產的路子。

  黑龍江省通過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增加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全省五大糧食作物高產創建面積達到8503萬畝,比上年增加1377萬畝,覆蓋全省所有縣(市)。五大糧食作物模式化栽培推廣面積達到1.58億畝,比上年增加1300萬畝。湧現出一批玉米畝產噸糧、水稻1600斤以上、大豆500斤以上高產典型,帶動了糧食大面積增產。

  據介紹,今年全省大部分地區農業氣象條件好於上年,加之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各類投入增加,糧食作物單產水平大幅提高。據實割實測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黑龍江省水稻單產比上年增長5.1%,小麥比上年增長5.5%,玉米比上年增長9.6%,大豆比上年增長2.5%,其他糧食作物比上年增長16.9%。經測算,單產水平的提高,全省共增產糧食76.2億斤,對糧食增長的貢獻率為68.3%。

  同時,由於糧食播種面積的增加,全省增產糧食4.2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3.8%。

  減災防災糧食損失近年最少

  全省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的思想,堅持把抗災奪豐收貫穿糧食生產全過程,千方百計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今年春播期,全省新打抗旱水源井10749眼、修建小型集水工程394處,新增蓄水能力8700多萬立方米。全省坐濾水種面積達到3600萬畝,比上年增加1600萬畝。針對5月中旬到6月上旬全省大部分農區氣溫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的實際,大打田間管理攻堅戰役,強化鏟趟深松、科學施肥等措施落實,加快了各種農作物生育進程,把耽誤的農時搶了回來。今年,全省農村共開展農田統一滅鼠1000萬畝,玉米螟綠色統一防控1250萬畝,統防稻瘟病1000萬畝,統防馬鈴薯晚疫病和水稻二化螟200萬畝次,有效地防控了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把災害損失減少到了最低程度,糧食損失為近年最少。


 

  農機結社走出特色發展道路

  黑龍江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水利資源、生態資源、科技資源以及農墾和森工兩大企業,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08年以來,黑龍江省按照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要求,堅持以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為重點,因地制宜探索了村民聯辦、大戶領辦、龍頭企業承辦、場縣共建、鄉村主辦等多種組建方式,走出了一條具有黑龍江特色的農機化發展道路。

  截至今年底,全省已組建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合作社558個。目前,農機合作社輻射74個縣、1170個村,合作社輻射總耕地面積2750萬畝,擁有大馬力拖拉機4548臺,配套農具7549臺,收獲機械4493臺,標准化作業18700萬畝,輻射區域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96%。

  幾年來,通過組建合作社實行大農業機械耕作,應用先進的農機和農藝,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使輻射作業區糧食產量明顯提高。僅高標准深松整地和適時播種兩項措施,合作社輻射區域與黑龍江省農村的低水平耕作產量比,玉米畝平均增產可實現120斤。玉米種植區合作社近500個,可實現增產糧食近30億斤,佔全省增產糧食的20%。

  新聞鏈接

  糧食產量這樣算出來

  國家統計局黑龍江省調查總隊副總隊長王?介紹說,糧食產量抽樣調查由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組織實施。抽樣調查對象是農業生產經營戶,通過以省為總體抽選的具有代表性的村民小組、農戶和地塊開展調查。2011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抽樣調查在27個國家調查縣中開展,共涉及240個村民小組、1135個地塊、8712戶農戶。

  糧食產量抽樣調查是一整套標准化的統計調查業務體系,每一個工作環節都由具體的標准進行控制,具有很高的精度。如糧食產量實割實測,是由調查隊工作人員按照嚴格計算的位置對抽中的樣本地塊進行放樣,並實地、實際割取樣本。而後再通過脫粒、晾曬、水雜測定、稱重、核定割拉打損失等環節,計算出地塊單產。由國家統計局黑龍江省調查總隊根據各個抽中地塊單產數據推算全省平均單位面積產量。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