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師傅在切割冰塊
部分冰景已見雛形
工人師傅在砌冰牆
東北網12月13日訊 由於今年松花江封凍較晚,致使哈爾濱冰燈游園會冰景施工時間較去年延期一周。為使冰燈游園會如期與游人見面,冰景制作隊的工人們幾乎是晝夜施工。
不畏嚴寒挑燈夜戰
12日12時許,記者來到道裡區兆麟公園,幾名工人正坐在冰塊上吃盒飯。“飯菜還算不錯,就是天太冷了。”工人郭師傅告訴記者,由於施工非常緊張,他們中午只能在施工現場吃飯。
吃完飯,工人們把餐盒裝進垃圾袋後,就拿起冰鏟、冰鋸開始施工。記者了解到,現場工人分為力工與技工兩種,力工主要負責冰塊的切割與運輸,技工主要負責冰景的雕刻。由於天氣較冷,剛在施工現場站了半個小時,記者就凍得渾身發抖,但是工人們卻都乾得很起勁。
在現場,力工們將一根粗粗的繩索套在冰塊上,像纖夫一樣將冰塊拉到一處二層樓高的腳手架下,然後用滑輪將冰塊運到架子上供技工雕琢。在此期間,有的工人頭發被汗水浸濕,索性將棉帽子摘了下來,有的把棉大衣也脫了下來。正在運送冰塊的張師傅告訴記者,雖然氣溫較低,但乾起活來身上就熱乎了。
因為今年工期較緊,施工格外緊張,雖然已經是晚7時,但施工現場仍是一片繁忙景象。由開篇盛世景區向公園內望去,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八個主題景區內,每個景區內都有數百人在忙活著。
20時許,記者在冰滑梯建設現場看到,一臺切冰機轟轟作響,四處飛濺的冰花在燈光的照射下異常美麗。兩名切冰師傅頭上、肩上落滿了冰花。
陳師傅參建冰景20次
記者了解到,參加冰景建設的工人們大多是農民。伴隨著切冰機發出的隆隆聲及飛濺起近4米高的冰碴,陳師傅將一塊長約2米、寬約1米、高約1米的冰塊切分成5小塊。
陳師傅今年48歲,家住道裡區郊區,參加兆麟公園冰景建設20次了,主要負責冰塊切割工作。“我是個農民,冬閑了就到兆麟公園參加冰景建設,20年了每年都來。我現在種地每年也能掙10萬塊左右,其實冬天可以不用出來工作,尤其是現在我們工作時間是早6點到晚6點,很辛苦。但是我有個兒子正在讀高中,成績可好了,我想供他念大學,讓他將來能有出息,所以苦點累點我都不怕。而且這麼多工友一起工作,也很有乾勁。”
記者注意到,陳師傅的帽子上、衣服上都掛滿了飛濺起來的冰碴,但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
同時,陳師傅告訴記者,因為今年降雪較少,冰塊非常透亮,這是近些年少見的,因此做出來的冰雕肯定好看。
雕冰琢雪精益求精
在一處二層樓高的冰景上,工人李師傅正在看設計圖紙,思考片刻後,李師傅就拿起鐵鏟繼續在冰塊上打磨起來。“今年是我第四次參加冰景建設了,每年冰燈游園會冰景建成後,都很有成就感。我的女兒在南方上大學,今年我女兒的同學們相約要一起到哈爾濱賞冰雪,到時候我就可以告訴女兒的同學們,兆麟公園裡的冰景是我參加建設的,這該是多麼自豪的一件事。”李師傅說。
在“儒思千年”景區,來自雙城的徐師傅拿著冰鏟小心翼翼地雕琢著孔子冰雕。他告訴記者,今年的冰采上來後,沒有充足的時間進一步凍實,所以冰體有的部位很脆,如果不小心,快雕好的燈槽很容易就報廢了。徐師傅說,雖然工期很緊,速度加快的同時也要保證冰景的質量。
據哈市冰燈博覽中心主任王旭海介紹,今年松花江封凍晚,第38屆冰燈游園會采冰和冰景施工時間較往年延期一周多的時間,預計12月20日左右可對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