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2月12日電 我國『糧倉』黑龍江省今年再獲特大豐收,糧食總產躍居全國首位。來自黑龍江省統計局的分析顯示,『十一五』期間是黑龍江省糧食生產能力提昇最快的時期。『十一五』比『十五』累計增產糧食1299.3億斤,佔全國糧食總增量的20.8%,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生產能力提昇最快、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最大的五年。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惠農政策支持力度,黑龍江省、市、縣各級政府不斷加大農業投入,使農戶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總產量屢創新高。『十一五』期間,全省糧食總產量逐步邁上700億斤、800億斤、1000億斤的新臺階。201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002.6億斤,比2005年增加384.2億斤,糧食產量由2005年全國第4位躍居第2位。
在大幅提高糧食產能的同時,黑龍江省糧食作物的種植結構也不斷優化,高產、高效糧食作物不斷增加,農產品優質率、生產集中度和加工轉化水平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水稻、玉米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大豆逐漸向高油、高蛋白質的優質品種轉化。水稻、玉米產量發展較快,在穩定和提高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黑龍江省統計局統計,2010年全省水稻、玉米產量分別為368.8億斤和464.9億斤,分別比2005年增加134.3億斤和189億斤,分別增長57.3%和68.5%,由2005年全國總產第8位和第7位上昇到第3位和第1位。
『十一五』以來,在糧食價格不斷上漲和糧食產能不斷提昇的雙重作用下,黑龍江省農戶種植糧食的經濟效益也在不斷提高。2010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種植業收入為3545.2元,比2005年增加1501.6元,增幅為73.5%,年均增長11.7%,為全省歷史上農民在種植業上獲得收入最高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