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4日訊
大慶市“家電下鄉”已走過3個年頭,自2008年“家電下鄉”補貼政策開始實施以來,全市銷售情況如何?這項政策為廣大農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全市共發放了多少相關補貼?該政策將延續到何時?日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相關部門進行了采訪。
三年累計發放補貼近7946萬元
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年年底實施“家電下鄉”補貼政策以來,截至今年11月30日,大慶市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32.49萬臺(部),銷售額6.6億元;累計補貼31.1萬臺(部),發放補貼7946萬元,補貼兌付率99.3%,100餘萬農民受益。
據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實施3年來,對提高農民消費能力、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年1月至11月,大慶市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2.9萬臺(部),銷售額達2.8億元;補貼“家電下鄉”產品12.5萬臺(部),發放補貼3368萬元。
高檔家電產品走進農村家庭
2010年1月,新的“家電下鄉”補貼政策提高了9大類補貼產品的最高限價,其中,彩電、手機限價提高了一倍,分別達到7000元和2000元;落地式空調限價由4000元提至6000元;電腦限價由3500元提至5000元,這一政策的實行,使一些高檔家電產品走進了農村家庭。
“我家這臺47寸的液晶電視是在2010年通過‘家電下鄉’補貼政策購買的,如果補貼標准不提高,我肯定不會買這麼大的電視。”林甸縣農民任春海說。今年,他又通過“家電下鄉”補貼政策,添置了一臺4999元的電腦。
大同區農民周春雙說,2008年,他家通過“家電下鄉”補貼政策購買了冰箱、洗衣機等產品,不過大多是較低端的產品。2010年,由於補貼標准提高,他又購置了電腦等一些高端的家電產品。
政策退出前或現銷售“井噴”
明年11月30日,“家電下鄉”補貼政策將正式退出。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政策退出前,家電市場產品銷售量有可能呈現“井噴式”增長。
從事家電銷售多年的賈先生說,近幾年,大慶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民購買能力大幅提昇,對家電的采購也表現得比較活躍。隨著“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的退出,買家電不再享受補貼,將使得更多農民加快實現消費行為,由此推斷這項政策退出前,家電市場產品銷售量可能會呈現“井噴式”增長。
家電銷售商陳麗則認為,“家電下鄉”補貼政策,使許多農村消費者改變了過去只重視產品價格、不重視質量和服務的觀念。在“家電下鄉”補貼政策退出後,家電企業在繼續開拓和鞏固農村消費市場時,誰能夠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更貼心的服務,誰就能贏得更多用戶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