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思光
引言:30多部電視劇,戲裡,他演繹著一個個角色,他便覺得,這些他塑造的各色人物,就是他自己;戲外,獨自回到租住的家中,他不敢看鏡中脫去戲服的自己,他想忘了這個他,他只想一輩子潛伏在戲中,不要出來……
東北網12月15日訊 14日,媒體報道了在全國熱播的電視劇《潛伏》中扮演盛鄉一角的吉思光,原是襲警搶槍潛逃13年的逃犯,引起了強烈反響,各大網站爭相轉載,讀者們紛紛熱議。這13年,吉思光戲裡戲外的人生是什麼樣的?記者帶著讀者的疑問再次采訪辦案人及與他合作過的導演,試圖將吉思光這13年的經歷展現出來。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吉思光仿佛已經無法分辨,直到被抓的那一刻,他纔被強行拉回了現實。
犯案:襲警搶槍東窗事發
據辦案民警說,吉思光在接受各地媒體采訪時,總是不自覺地整理著衣衫,迎合著鏡頭,語言流暢,很有禮貌。吉思光說,這兩年來,他接受過多家媒體采訪,每次談到青年時期,他都故意掩蓋,甚至用編造去衝淡那些不光彩的記憶。這次,他可以開誠布公地說了,可以說一回真話。
提到當年襲警的往事,吉思光流露後悔甚至痛苦的神情:“為了哥們義氣。”此時的語言配上他的神情,頗有本色演出的意味,可是,涉嫌結伙搶劫29起,加上襲警搶搶的惡劣情節,一句“哥們義氣”遠遠不能自圓其說。吉思光說,當時,是朋友缺錢了,叫大家一起去壯膽,他就跟著去了,事後,其他朋友都落網了,只有他一人逃脫,過起擔驚受怕的日子。
潛伏:逃到南方當起演員
吉思光想,如今沒有後路了,他要去南方的城市看看,就是這樣破釜沈舟的嘗試,讓他真的走上了職業演員的道路。
吉思光到浙江金華前還曾到過深圳,這裡,是他演繹夢想開始的地方,他想,與其打工賺錢費勁,還不如發揮特長繼續演出。於是,他來到深圳這座充滿著機會的城市,在這裡的夜總會當主持人、登臺演唱,憑借充滿個性的聲音,他很快在深圳大展拳腳,多家夜總會爭相邀請他去演出,成為多家夜總會爭相邀請的“腕兒”。
小有名氣後,他東北漢子仗義的個性,又讓他結交了不少觀眾朋友,隨著演出的增多,他被一些真正的名演員發現,並成為朋友,大家建議他應該走演藝之路,以他的纔華,不應該被夜總會這樣的場所埋沒。於是,吉思光開始在一些劇組尋找機會,當群眾演員、當過劇務,由於他憨厚謙虛肯吃苦,博得了一些導演的好感。
2007年10月,經朋友介紹,他來到了浙江金華橫店影視中心,繼續當群眾演員。2008年,對於吉思光來說,是個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年,經人介紹,他參演了電視劇《潛伏》,就是這次演出,給他帶來了好運,此後,片約不斷。
成名:“橫店群”裡都知道他
記者設法聯系到了曾經與他合作過的導演、演員,對於吉思光被捕的消息,大家感到非常意外。“印象中他就是個東北漢子,話不多,人也熱情,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對人物詮釋比較到位,哭戲演起來也游刃有餘。”電視劇《潛伏》的導演姜偉說。
與吉思光同在橫店當過群眾演員的小偉說,他們有個橫店群,吉在這個群裡小有名氣,一找群眾演員,他總是首批被選中。吉思光人緣好,而且演技在群演裡面算挺不錯的,所以劇組都選他。而且,吉思光總在群裡與其他演員交流,關系處得比較融洽,說他是逃犯,大家都覺得不敢相信。
獨白:“我寧願永遠活在戲裡”
不少讀者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為了更好地藏身謀生,吉思光完全可以一直當個群眾演員,他為什麼要冒險出名?吉思光的回答是,他也一直挺矛盾。這兩年,經濟條件好轉,他卻不敢成家,更不敢回老家,就是怕被人發現。
隨著演藝道路的發展,吉思光多數時間在演戲,演戲時,他就認為自己就是那個角色,不是逃犯身份。回到出租屋中,看著鏡中的自己,猛然想起過去,驚出一頭冷汗,但又被隨之而來的繁忙戲約所衝淡,如此,周而復始,逃犯這個身份,在他的腦海中越來越淡。“我寧願活在戲裡,不想出來。”吉思光過上了自欺欺人逃避現實的生活。但是,最後他還是因為在電視劇中被人認出,舉報給警方,繼而被抓。
13年後,當他見到當初被他傷害的刑警楊琳時,下跪哭著請求原諒:“這些年,我也不好過,請讓我補償你。”
當記者問,假如有一天他被釋放,會做什麼時,吉思光突然眼前一亮說:“我還會當演員,只要有導演覺得我行,這回我想演一回正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