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15日訊 建設廉租住房1500套、建設公共租賃住房2300套、發放廉租補貼超過5000萬元,今年齊市城區安居工程不再僅僅靠廉租房和廉租補貼兩條腿走路,真正實現了“三位一體”安居體系建設,蝸居居民大幅度減少。
據了解,齊市從2002年開始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低於6平方米的居民發放廉租房補貼。2007年,補貼條件放寬至人均建築面積低於10平方米的居民。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計:10年間,齊市已累計發放廉租房補貼款超過1.6億元,有8萬餘戶次家庭,受益居民超過10萬人次。
記者14日從市住房保障辦獲悉:隨著11月齊市城區廉租補貼居民名單逐步公示,今年廉租房補貼資金將在各區逐步發放到位。總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2011年廉租房補貼,超過2002年至2008年六年間的累計補貼總和。
2008年至今年,齊市又采取廉租房實物配租的方式,利用集中建設和棚改配建相結合的方式,建設了40多萬平方米廉租住房,使更多家庭不再為住房發愁。
凜冽寒冬,龍沙區新宮社區殘疾居民董桂芳和郭瑞宇卻感到由衷溫暖。上個月,這兩個家庭欣喜地搬進了廉租房,在社區的幫助下,兩家正忙著裝修喜遷新居。小小的新宮社區,4年時間已經有8戶家庭分到了廉租房,今年還有47戶家庭即將在元旦前領到廉租補貼款。“數量又擴大了,老百姓能不高興嗎!”社區黨支部書記陳靜華提及此事,和社區裡許多困難居民一樣充滿了希望。
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廉租房補貼資金的發放和實物配租“兩條腿走路”,幫助城區內越來越多的董桂芳和郭瑞宇這樣的雙困家庭解決了住房困境,齊市居民住房面積、質量等方面也開始嘗試更多突破。今年開始,齊市不僅增加了廉租住房建設面積,同時又增加了一批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僅在城區內就已經完工300套,以解決雙困、低保家庭與有房戶家庭中間“夾心層”居民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