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12月16日訊 以民為本,為民解困,親民服務……年初以來,我市積極將醫療救助作為社會救助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序推進,大力保障民生,提昇幸福指數,多舉措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切實為廣大群眾橕起一片“綠蔭”,盡享社會發展成果。截至10月末,全市支付城市醫療救助資金2345.2萬元,支付農村醫療救助資金2180萬元。
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以資助城鄉居民參險、參合為基礎,以大病醫療救助為重點,以醫療費減免優惠、臨時救助為輔助的綜合醫療救助體系,實現了大病醫療救助一體化整合。年初以來,全市支付農村醫療救助資金2180萬元,其中,大病醫療救助資金2016.5萬元、救助大病人數4630人次,共出資163.5萬元、資助54213名農村特困人員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市支付城市醫療救助資金2345.2萬元,其中,大病醫療救助資金1792.5萬元、實施大病醫療救助6749人次,共出資295.5萬元、資助61039名城鎮特困人員參加城市醫療保險。
年初以來,我市積極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資助困難人群參保,將資助范圍從低保對象、五保戶擴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體。開展門診救助,逐步降低、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費用救助比例原則上不低於50%,探索開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試點;提高救助標准和擴大救助范圍,各縣(市、區)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城鄉醫療救助有關政策,制定合理可行的醫療救助比例,優化細化了服務保障措施。在大病醫療救助層面,普遍采取新農合、醫保報銷後,以梯次比例報銷個人負擔醫療費;對長期患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過大,患癌癥等其他重大疾病住院費用過高或雖經補助尚有特殊困難的,經本人申請,民政部門給予一次性補助。全市各地統一確定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在定點醫院就醫,免收掛號費、診查費,減免10%處置費、20%輔助檢查費、30%床位費和5%藥費。
為積極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市民政部門積極主動與市衛生、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協調溝通,加強醫療救助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經辦管理方面的有效銜接,改進各項制度的結算辦法,探索實行“一站式”管理服務,逐步實現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間人員信息、就醫信息和醫療費用信息的共享,有效提高管理服務效率,方便困難群眾。目前,市區已建立起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平臺,實現了一站式結算的信息化管理,收到較好效果。其他縣(市)正在積極籌建推廣之中,預計年底前,北安、嫩江、遜克將完成“一站式”結算,超額完成省廳下達的50%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