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壽外觀。其牌匾顯示名稱與工商登記執照不符。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康壽老板情緒激動,認為記者頭天暗訪免費體驗並於次日采訪,屬於“恩將仇報”,無資格問他收“押金”一事,自己免費給老人敷泥,是不是“雷鋒”與記者無關。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東北網12月16日訊(記者 陳靜)近日,家住哈爾濱市閩江小區的李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她母親花了8000元在小區裡的“康壽養生坊”(以下簡稱康壽)辦了4張會員卡做泥療,不但每次40分鍾的泥療免費,還能於每周四領回600元會員卡返款。看著母親每天樂顛顛的往康壽跑,念叨著年前8000元可全部返還,李女士不禁疑竇叢生,這康壽開店不求財,到底圖什麼?母親是遇到了“活雷鋒”,還是另有隱情?誰能保證老人的資金安全?
康壽店內廚房桌子上,放有大量貼有名字的固元泥盒。據稱,每個名字的主人都是交了1個或若乾個1980元的會員。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神奇泥療” 從頭到腳啥毛病都有效
帶著李女士的疑問,記者展開了調查。在閩江小區14棟6單元101室,記者看到了其大門上懸掛的“康壽養生坊仁合康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閩江店”牌匾。據了解,該店有多種用於泥療的固元泥,適用范圍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制性脊柱炎、骨壞死、各原因導致的陽痿早泄、前列腺炎、肥胖、便秘、暗瘡等等,還有改善女性性冷淡、延緩生殖器官萎縮等營養功效。
個體店鋪會費其實是押金 不為盈利全為鞭策您強身
康壽的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她們可提供3次免費泥療體驗,再想做可就得買會員卡了。會員卡1980元一張,但這錢其實就是“押金”,目的在於“督促”持卡者勤來做項目。每來一次,返還40元,每周每卡返200元,周四領取。如這周有一天沒來,便順延一周領錢。康壽不為錢,就為了你能說句“好”。
店員使用一盒帶有名字的泥,為進店免費體驗的顧客使用。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固元泥管理亂 多人反復用
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她們的店不但有很多會員,還有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花費1200元將盛於保鮮盒內的固元泥買回家使用。會員都有自己的專用泥,保鮮盒外貼有名字。免費體驗者則使用公共泥。固元泥可在包括足部在內的全身施用,室溫下較為堅硬,加熱後呈現半流質狀態。消毒方式為微波爐加熱。使用前,連盒帶泥放進微波爐轉一會,為患者涂抹並冷卻後,就地成片卷起,根據泥片與皮膚接觸面的顏色、狀態,判斷患者所患疾病與身體狀況,隨後,放回原盒。療程結束後,公司將固元泥回收,一盒泥可做100次。
根據觀察,記者發現康壽對固元泥的管理較為混亂,為記者施用的是“公共泥”,為隨後進店體驗的老者施用的則是盒外貼有名字的會員“專用泥”。
衛生監督部門檢查中發現的,被康壽老板堅決稱為“食品”的產品。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衛生檢查:無法出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16日,記者將調查所見,向衛生監督部門進行了反映。16日下午,轄區衛生監督部門對該店進行了檢查。檢查中,發現該店存在為顧客實施泥療的行為,未能出示或提供相關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責令該店經營者孫某某周一至衛生監督所接受調查。
工商檢查:超范圍經營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早些時候,他們已經接到了對該店的舉報,檢查中發現,康壽工商登記名稱“哈爾濱市南崗區康壽日用品經銷部”與牌面牌匾顯示名稱“仁合康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不符,康壽實為個體工商戶,遠非公司。其經營范圍僅為經銷:日用品、化妝品。其行為屬超范圍經營。
康壽老板:堅稱手續全
另外,康壽在經營范圍為日用品和化妝品的同時,還擁有一張許可范圍為預包裝食品的食品流通許可證。孫某某堅稱康壽手續齊全,所售各物均為食品,未售保健品,更非賣藥。孫某某面對鏡頭情緒激動,稱自從開業以來屢遭舉報,未能回答記者關於免費泥療、按時返款及開店目的為何等提問,認為記者無資格了解其1980元會費一事。
固元泥生產廠家報價:180元一盒
16日傍晚,按照康壽提供的固元泥說明書,記者撥通了該產品生產廠家的電話,一位自稱朱姓的男子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每盒可供正常體型的人涂抹前胸及後背,使用次數為70至80次,具體次數與個人體質有關,價格可低至180元一盒。而這比康壽的零售價格低了1800元。
東北網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時至年關,提醒市民與網友,不論醫療與保健,都要選擇資質齊全的單位,確保個人資金安全,歡歡喜喜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