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海與兒子魏來正在接受記者采訪。
東北網12月17日訊 題:愛心傳情“樂觀老魏”的艱難愛情
王廣華 東北網記者王亮 佘雨桐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男人,如同大街上數不清的擦肩而過的男人。但就是他,為了一句信友的諾言,只身在外打工三年,把全部積蓄花在了給信友治病上;為了更好地照顧癱瘓的信友,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娶了她;如今,他身患糖尿病,在治療過程中遇到困難仍舊樂觀、堅強。
他,就是魏長海。他讓人們了解到,一句諾言究竟有多真誠、一份感情究竟可以多堅定。
日前,記者通過免費為其治病的黑龍江瑞京糖尿病醫院,通河縣濃河鎮走訪了魏長海的家人,去探詢魏長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是怎樣的一份愛情讓他甘願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一句諾言,信守了三年
今年39歲魏長海出生在黑龍江省木蘭縣。與魏長海同齡的李慧明是在16歲那年突發脊髓炎,高位截癱,但自強不息,進行寫作。17年前,魏長海通過廣播聽說了李慧明高位截癱還堅持寫作的事跡,很受感動,隨即與她取得了聯系。兩人通了幾次信之後,魏長海就決定去通河看望李慧明。這次見面,李慧明的堅強與樂觀深深地打動了魏長海,他決定要外出打工幫助李慧明治病。
當記者詢問他,為何當時會做這個決定,魏長海笑著說:“當時在她床頭,有一個小板凳,上面有個小碗,她餓的時候碗裡要是有吃的,她就吃了。她父母都是聾啞人,有時忘了放吃的就不管她了。當時看著瘦瘦小小的她,和她家當時的那個情況,當時心裡就覺得特別酸。我就下定決心要幫助她。”我當時對她許諾:“我出去打工,你等我掙了錢回來,我帶你去看病,你要積極面對生活,等我回來。”
就是因為這一句的承諾,魏長海外出打工3年。3年後,他回來了,如他所言,他帶著慧明去湖北看病。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錢花光了,但慧明終於能站起來了,拄著拐還能走幾步。

守候愛情,幸福著生活
為了能更好的照顧李慧明,魏長海決定娶她。李慧明被魏長海的真摯打動了,接受了這份稍顯沈重的愛情。
1997年4月20日,魏長海不顧家人的反對,與李慧明喜結連理。
婚後,雖然生活條件還是很差,但能乾的魏長海用他的愛心橕起了這個家,日子過得清貧但甜蜜。被確診為沒有生育能力妻子李慧明懷孕了,並喜得一子。這對兩人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驚喜。隨後小兩口商量著為兒子取什麼名字,突發奇想的每人把名字寫在紙條上,看誰的名字好,但令人驚奇的是兩個人寫的竟是同一個名字“魏來”。這也許會預示了魏長海一家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現在,他們的兒子已經13歲了,上初中一年級,成績優異。
隨行記者走訪魏長海的農家小院。
噩耗傳來,依然堅強樂觀
老魏堅守承諾,一份家的責任,使他成為妻子和兒子的“天”。可是由於常年累月的外出工作,他累倒了,隨後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
“魏來”的天塌了,李慧明的“頂梁柱”倒了。魏長海這時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他依然還要堅強樂觀地繼續做他們的“天”,卻是力不從心了。
誰來拯救這個家?
黑龍江瑞京糖尿病醫院在得知了魏長海事後受到感動,決定幫助魏長海免費治療糖尿病。
據了解,魏長海已於12月13日到醫院接受免費住院治療。醫院的員工們自發組織了捐款活動,希望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記者在黑龍江瑞京醫院見到了正在病房的魏長海。樂觀的老魏告訴記者:“這兩天有很多人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對我和我愛人李慧明的關懷、幫助讓我感動,我真不知道怎樣感謝這些好心人。在這裡我想對他們說,好人一生平安!我也要配合醫生盡快治好我的病,我繼續橕起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