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訊 哈市各大醫院急救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壯年猝死的病例成逐年上昇趨勢,醫生分析,高負荷工作導致的積勞成疾是主要原因。
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急救中心醫生介紹,就在近日,120急救車為該院送來一個病人,該病人當時已經神志不清,呼吸、心跳驟停,面色紫紺,瞳孔散大。跟來的病人妻子頭發凌亂,哭著一遍遍呼喚丈夫的名字,跟在一旁的兒子大概讀小學四、五年級。在家屬斷斷續續的病史陳述中,醫生了解到,他們是南方人,多年前來哈爾濱做生意,這幾年生意紅火,還在哈爾濱買了房子。幾天前,身體健壯的丈夫跟妻子說感覺胸口悶,妻子勸她好好休息,但他不肯。事發當天,丈夫提前下班回家,剛在椅子上坐了一會兒便突然昏倒。
妻子說丈夫平時身體很好,並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連感冒的情況也很少。“他纔37歲啊!是家裡的頂梁柱,怎麼會發生這種事!他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說……”妻子哭得說不下去。醫生緊急搶救,心肺復蘇、插管……所有的辦法都想盡了,40分鍾後病人的心電圖成一條直線,醫生遺憾地宣布,搶救無效,病人死亡。醫生診斷是心源性猝死。這時,聞訊趕來的十多位親屬都圍著醫生,希望哪怕還有一絲希望,都要不惜任何代價地搶救,但醫生也只能遺憾地搖搖頭。
現象“過勞”成中年人家常飯
記者在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門診遇到一位前來就診的先生。這位先生今年僅37歲,是一名被頸椎痛折磨得輾轉難眠的軟件編程師。接受檢查後,他被確診為典型的勞累過度,醫生建議他接受理療。失眠同樣困擾著很多中年人,如果說頸椎病等職業病癥是身體過勞的話,那麼失眠就屬於精神過勞。陳先生已經做了近10年的廣告設計,對他來說,下了夜班能夠安然入睡已經成為一種奢侈。陳先生說,他最怕的就是半夜手機響,因為這意味著自己負責的廣告可能有問題,即使不響,卻又擔心有問題而沒有被發現,“很多從事設計的人員都患有失眠癥,因為我們的職業要求嚴謹,馬虎不得”。被失眠攪得心煩意亂的陳先生現在每個月都會去找心理醫生,醫生說他已經患上了輕微的抑郁癥,並建議他停止工作休整一段時間。“細細想來,我已經半年多沒有休假了。”陳先生說,他們單位工作比較緊張,很難找到時間休整。
據記者調查,由於在各條戰線挑起了大梁,“過勞”幾乎成了很多中年人的“家常便飯”。醫學專家指出,“過勞”是指因為工作時間過長、心理壓力過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由於積重難返,容易突然引發身體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最終可能導致救治不及,繼而喪命。
懮慮“老年病”日益年輕化
據介紹,頸椎病、腰椎病、心腦血管病、內分泌失調、糖尿病等50至60歲的人纔會患上的“老年病”,本是日積月累纔形成的,但現在這類病的患病群體年齡卻比以前提前了20年左右。在某公司工作的鄭小姐細細數來,幾乎每個周末她都在加班,而且就算感冒發燒得抬不起眼皮,剛請假半天手機就會被客戶打爆。不久前,她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種怪現象———手或腳會突然感覺無力,但休息一會又恢復了。據醫生介紹,這種四肢無力其實是因為勞累過度,腦血管有一小段時間供血不足,導致四肢不聽使喚。如果任其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出現腦缺血而導致癱瘓,重的可能倒下去後就再也起不來。
四肢無力只是勞累過度的一種現象,患上莫名其妙的腸胃疾病,也可能是因為心情太過懮慮或者壓力過大引起的。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羅小姐,大學畢業不過3年,本來乾勁足、睡得好、吃得香,但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居然會胃動力不足。去醫院檢查身體,各種儀器都查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吃藥也沒用。醫生分析,像這種年紀輕輕、飲食有規律卻出現腸胃問題的腦力勞動者,很可能就是競爭太過激烈導致心情壓抑,影響了身體健康。
警惕精神緊張埋下抑郁禍根
近段時間,哈爾濱市各醫院輕生急救患者也有所增加,其中,輕生者有很多是中年人。據了解,中年是人生的一個瓶頸,當各方矛盾積蓄已久無法釋放時,很多中年人便會產生消沈、自暴自棄的思想,這正是使人容易選擇極端做法的原因。
“中年危機”主要體現在人到中年婚姻新鮮感減淡,夫妻之間會為瑣事爭吵;孩子年齡增長,叛逆心理越來越強,許多中年家長會覺得教育失敗,產生內疚心理;部分人職場不順,工作壓力大。40至50歲是女性下崗高峰期,很多剛失業的中年人一時轉換不了社會角色;家中老人瑣事多,家庭負擔較重,許多中年人會在此時覺得力不從心;生活無規律,自身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當這些問題凸顯時,承受能力較差的人就會想到輕生。
據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張聰沛分析,每到年終,招聘、人事變遷等刺激源增多,導致人們進入心理抑郁期。同時,很多市民想不開也是長期壓抑所致,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忽視心理健康,沒有定期給自己減壓,而且不善於處理人際關系,解決與人之間矛盾手段過激,這些都容易使緊繃的神經瞬間崩潰而輕生。在遇到困難和矛盾時,應嘗試主動與人分享以緩解心理壓力;同時要參加集體活動,改善人際關系。保證優質睡眠,避免超負荷工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飲酒;而且要趁好天氣經常到戶外運動,避免長時間處於封閉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