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擴內需拉動投資促增長 確保經濟發展速度質量
2011-12-19 07:56: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9日訊 18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精神。會議強調,各級政府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牢牢把握經濟發展的重大原則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緊緊抓住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潛力釋放期,一以貫之地落實“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以“十大重點產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千方百計開拓發展空間,挖掘增長潛力,抓產業抓項目抓固定資產投資,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與效益,實現大建設快建設大發展快發展。

  會議指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世界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復雜,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昇和國內經濟運行出現新情況下召開的重要會議。會議提出在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中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抓住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指明了今後發展的方向。省委常委會議強調,要充分估計當前我們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保持清醒,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紮實工作,一以貫之地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對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准確理解,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關於做好經濟工作必須把握的重大問題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關於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上來,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會議強調,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明年我省的經濟工作,要正確理解和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科學合理地確定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對我省而言,“穩”是大局,“進”是核心和關鍵、是主要矛盾,要求我們必須保持一個合理較快的發展速度,只有這樣纔能跟上全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我們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的要求,堅定信心,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盡快推動老工業基地潛能釋放,實現可持續發展。

  會議要求,明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之年,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抓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潛力正在有序釋放的重要機遇,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適應國際環境和自身發展實際和階段變化,更加自覺地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昇經濟發展效益和質量,努力提高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提高稅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提高產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產業投資佔產業投資的比重,提高民生投入佔財政支出的比重,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一是著力擴大內需和發展實體經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產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抓產業發展就是抓實體經濟。要切實發揮產業項目投資對經濟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拉動作用,深入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圍繞“十大重點產業”大上項目,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加快形成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大力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繼續推進“三供兩治”,搞好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城鎮化。要抓住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的機遇,繼續加快全省小城鎮建設,協調發展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城鎮,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優化城鎮布局,方便群眾就業、出行、生活。要突出抓好產業化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處理好工業化、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關系,讓進城農民有業可就,吸納更多的就業人口。服務業是內需潛力最大的產業之一,要加快發展服務業,為擴大內需提供有力支橕。二是統籌財政支出,突出重點,有保有壓,集中力量乾大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要求我們發揮好公共財政的職能作用,在統籌兼顧各個方面支出的基礎上,重點保障民生和發展,民生的錢要留足攢夠。要保證培植內生動力的資金,帶動更多社會資金支持產業項目建設,增強經濟的造血功能。對市(縣)黨政機關行政中心和接待中心等項目要堅決壓下來。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就業、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重大民生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立足實際,科學運作,找准貫徹落實中央政策措施和省委決策部署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方面要認真研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明確要求和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優勢,不斷挖掘潛力,抓緊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強同國家各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抓緊推動我省同國家部委、央企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和重大產業項目的落實落地。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省政府常務會議組成人員出席會議,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