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訊 為全面落實“創業、創新、創優”活動的任務要求,推動龍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我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緊緊圍繞活動的目標任務,紛紛制定措施和推進活動的方式方法,明確工作計劃和發展目標,力促活動深入開展,全省上下形成了一股力爭上游、團結奮進的良好局面。
省發改委決定,將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規范投資行為,明確項目核准備案權限,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體系,健全創業機制,優化創業環境。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主要形式的節能服務產業,從資金、稅收、完善會計制度和改善金融服務等多個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增強企業創業的積極性;對節能服務公司申報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項目流程進行思路創新和制度創新,簡化項目申報流程和手續,加快資金撥付速度,增強節能服務公司持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能力。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推動醫改工作順利開展;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安全有效、方便價廉和優質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實施市場換產業戰略,吸引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到我省投資創業。同時,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
省國資委明確,將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產權多元化,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盤活國有資產,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靠攏,加快產權多元、兼並重組的步伐。繼續深化出資企業改革,推進中盟集團等出資企業產權多元化;完善出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董事會建設工作邁出實質步伐。加強全省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推進產權交易監管平臺建立。加強出資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加強出資企業經濟運行監測,進一步完善預算、快報、決算財務監督工作;開展出資企業績效評價,加強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以繁榮企業文化促進國有經濟大發展;把文化建設與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產。
省農委表示,將大力發展農業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水產養殖業、勞務產業和外向型農業,壯大綠色食品產業和農機裝備制造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全省糧食總產和農民收入再登新臺階。全面提高行政服務效能,以簡政便民為重點,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優化工作流程,壓縮辦事時限,嚴格執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失職追究制、否定報備制、無償代辦制等六項制度。努力增強農民創業能力,實施農業“科技培訓”工程,培訓農業科技明白人1.8萬人,農村科技示范戶10萬人,帶動全省500萬農民共同學科技、增能力、快發展。
省科技廳提出,將大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整合優勢科技資源,做大做強行業工程技術研究院,集聚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優勢科技資源,搭建一批省級技術創新服務平臺,面向企業技術創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務,支橕我省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推進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設,不斷壯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競爭力較強的創新型企業隊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專項行動”,抓好科技項目的謀劃和培育、成果的轉化和落地、產業的優化和昇級,構建一批“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企業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