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道河子機車庫橫道河子鎮的學宇路,是一條用鐵欄杆攔住的小路,路兩旁的房子可不一般——它們都是和哈爾濱花園街歷史保護區內一樣的“黃房子”。據橫道河子鎮鎮長周浩介紹,今年年初,《橫道河子鎮旅游名鎮建設總體規劃》已得到省政府批復,該鎮計劃到2015年建成歷史文化旅游名鎮。按照規劃,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並對106棟“黃房子”進行了恢復性修繕
聖母進堂教堂
東北網12月19日訊 花園街歷史保護街區被哈爾濱民間親切地稱為“黃房子”,它是100多年前因修中東鐵路在哈而建的俄羅斯人社區。你知道嗎?這樣的“黃房子”建築群,在我省牡丹江海林市橫道河子鎮也有,學名叫中東鐵路建築群,是全國九大工業遺產之一,還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日前,記者來到這裡,看到了國內唯一一座木質教堂——聖母進堂教堂以及橫道河子機車庫、鐵路大白樓、鐵路治安所駐地、俄式木屋、中東鐵路海林站舊址等6組建築群。據悉,截至目前,經過一年的保護性規劃開發,建築群已完成了基礎設施改造,並原樣恢復了256棟“黃房子”中的106棟。預計到2015年將全部完成保護性規劃開發。屆時,將成為重現中東鐵路歷史文化的旅游名勝地。
歷史留存的厚重之美
時近傍晚,夕陽映在鐵路大白樓上,仿佛給這座黃白相間的老房子披了一襲金紗。眼前的鐵路大白樓是一座兩層小洋樓,立面上黃白相間,白色為主色。它有兩處弧形的女兒牆、4個陽臺、4個老虎窗,整體造型雖然簡潔但看上去高貴典雅。海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洪亮告訴記者,這棟大白樓原來是修建中東鐵路的俄方工程師和專家的住所,也是在橫道河子鎮修建中東鐵路時最高級的住宅樓。
離開鐵路大白樓,記者來到了橫道河子機車庫。從機車庫南側的鐵道線上看扇型的機車庫,像一列火車伸展到大山深處。王洪亮介紹說,橫道河子機車庫建於1903年,建築面積為2160平方米,15個機車泊位分別與扇形圓心處的調車臺相對應。如今,調車臺僅存半地下式圓形水泥基座。20世紀90年代,隨著蒸汽機車被淘汰,該機車庫失去了其使用功能。
中東鐵路建築群最值得一看的當屬全國現存唯一一處木質教堂——聖母進堂教堂。據該教堂的看護人劉景林介紹,該教堂建於1902年,面積614平方米,是原木刻楞結構,平面是希臘十字形,為純正的俄羅斯早期建築風格。1955年,前蘇聯人撤走後被當成果酒廠車間,1993年成為保護建築。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單位。如今已成為博物館,大廳內恢復了教堂最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