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菲(左)田文成兩個好朋友
王女士送錦旗謝恩人。
東北網12月21日訊 “孩子,終於找到你們了。”20日,當哈市69歲的王女士在東北林業大學見到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專業大四學生馮春菲和田文成的時候激動不已。為了尋找這兩個救命恩人,她和家人去事發地尋找了一周,後幾經周折,纔找到這兩名學生。
1
遛彎時癱倒大學生送回家
回憶起當天的情景,王女士至今還有些後怕,王女士家住東北林業大學附近,她和老伴經常到大學的操場上鍛煉身體。11月28日下午,王女士正在准備做晚飯,老伴兒周大爺非要出去遛彎。
“等我做完晚飯再陪你去……”還沒等王女士說完,周大爺已經穿好外衣出門了。周大爺今年70歲了,是哈鍋爐廠的退休職工。原本身體很硬朗,退休後喜歡到東北林業大學操場鍛煉身體。自從三年前得了高血壓、腦梗後,身體每況愈下,但是呆不住的周大爺還是堅持每天在家人陪伴下到林大操場上遛彎。最近,要強的周大爺覺得身體比原來好多了,不想麻煩家裡人,非要堅持自己出門。
他在操場上剛走一圈,就覺得體力不支,決定往家走。沒走多遠,腿就不聽使喚,趴倒在地上。老人想試著自己起來,但發現手腳不能動;想呼救,可是怎麼也喊不出聲,只能在地上躺著。
“當時不是學生下課的時候,路過的人也不多,那麼冷的天,要不是這幾個孩子發現了我老伴,老伴可能就被凍死了”,王女士說,當時她正在家裡做飯,直到這三名學生把老伴送到樓下按門鈴,她纔知道老伴出了事兒。王女士連棉衣都沒來得及穿直接跑到一樓,發現老伴兒根本站不住,靠著三個孩子的力量勉強支橕著。
王女士說,這幾個孩子當時要背老伴上樓,但看到老伴情況很不好,她嚇得手腳直哆嗦,就建議先把老人送醫院。隨後,一個矮個的男孩兒用手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這三個孩子幫著把老人送到醫院後,就離開了。“當時我問三個孩子叫什麼名字在哪兒上學,想日後表示感謝,但是孩子們就是不說,只說這是應該的。”王女士回憶說。
“要不是他們救我,我可能就見不到你了。”周大爺對老伴兒說。經過檢查,周大爺只是因為身體沒有完全恢復,體力透支引起的虛脫,沒有大礙。身體漸漸恢復的周大爺想起了那幾個救自己的孩子,埋怨老伴沒有留下姓名,囑咐老伴和子女一定要找到“恩人”。
2
老人家屬學校操場苦尋恩人
“天藍色羽絨服、戴眼鏡、林大校園、大學生”,這是周大爺關於這三個學生斷斷續續的記憶。僅憑這些線索,要在大學校園裡找到三名學生談何容易。
操場、大路、小路……王女士說,沒有線索,只能憑著記憶找,反正她和老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幾個救命恩人找到。於是,王女士和家人每天下午多鍾的時候,都要到學校的操場上去尋找這三名學生。一周過去了,也沒有任何線索。無奈之下,王女士家人找到東北林大學生處請求幫助。
“也許通過120的通話記錄能找到這幾名學生”,學校老師到120指揮中心調取了電話記錄,終於查到當天撥打120的電話號碼。
王女士馬上按照這個號碼撥了過去,電話那頭的學生趕到很驚訝,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的他,沒想到過了這麼長時間,周大爺的家人找到了自己。當問到他的姓名,他還一直說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不願意透露姓名。在王女士的追問下,他說告訴王女士,自己是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四學生馮春菲。
通過這個孩子,又找到了另外一名學生,也是東北林業大學的學生田文成。但遺憾的是,王女士僅找到救人中的兩人,另一名學生由於沒有任何線索至今還沒找到。
“我們在找尋這些孩子過程中,老師一再表示這是學生們應該做的。按說,扶老愛幼是正常事兒。但前段時間有的地方出現了大學生扶老反被索賠的事兒,學生們還能做出這樣的事兒,以後老人再來林大鍛煉我們也放心了。”周大爺的女婿告訴記者。
王女士說,這幾個孩子救了老伴的命,我們就應該知恩圖報。起碼要找到這幾個恩人,這事人之常情。
3
這兩個學生經常做好事
“對,就是他倆。找了半個多月終於找到你們了。”今天,在見到兩名做好事不留名的大學生之後,王女士拉住他們的手一個勁兒地說感謝。
“我記得那小伙兒可高大可壯實了,特別帥!”再見到救人的兩名學生,王阿姨非常激動。“我記得那天你穿件天藍色棉襖,帶個眼鏡。當時累的小臉紅撲撲的。那天你們救了大爺,在大娘心裡啊,你們就是最高大、最帥的小伙兒!”王阿姨拉著田文成的手說。1米80的小伙子一下靦腆得不知說什麼好,一個勁兒地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們沒和任何人說這事兒,當王阿姨打電話找我時,我們都很驚訝。”馮春菲說,“當時我們正在去食堂的路上,突然看見一位老人向前趴倒在操場上試圖掙紮起身。我們趕緊跑過去,當時還有一位男同學。”馮春菲說,當時老人意識還比較清晰,但不能走路,說話也很模糊。不知道老人什麼病情,經老人同意後我們決定先將老人送回家裡。“說話不清楚,斷斷續續的。還沒有帶手機,我們只能通過他比劃的方向尋找他家,看著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倒在地上,也想不了那麼多,救人重要。”之所以不願意留下姓名,是因為兩人覺得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兒,沒必要讓別人知道,當記者問及是否擔心會出現類似南方大學生扶救老人反被索賠的事兒時,兩人異口同聲說,“沒時間考慮那麼多,只是本能反應。”馮春菲堅定地說。
“這不算啥事兒,他們倆經常做好事兒。”崔老師介紹說,兩個人是好朋友,連好事兒都是一起做。“他們倆撿了好幾次錢包,有時候我都納悶怎麼錢包都讓他們撿了呢”。崔老師說,兩個人大一時,就曾撿到裝有現金、銀行卡、身份證的錢包,而且不止一次,每次都是第一時間交到學校。據崔老師介紹,馮春菲是一個性格開朗有擔當的男孩,在校學生會宣傳部任職,“平時班裡的事兒他就很熱心。”而田文成則是一個內斂穩重的孩子,遇事兒能處變不驚。“這兩個孩子從不讓我操心。”
4
希望找到第三名恩人
“學生在外不容易,遇到困難一定要來家裡說。”王女士在和兩名大學生聊天的過程中一再囑咐他們,以後想吃什麼就去家裡,大娘給你們做。遇到什麼事,就到家裡說說,以後就把我家當成自己的家。
“老師,希望您能再幫我找找另外一名學生,我和老伴兒都希望能當面表示感謝。”王女士臨走的時候一再囑咐學校的老師。王女士說,當時救老伴的是三個人,另外一名救人的學生和這兩個學生不認識,同樣沒有留下任何線索,但很可能就是該校的學生,希望學校能夠幫助尋找。
王女士說,現在找到了兩個孩子,她和老伴尋找另外一個孩子的心情更加迫切。孩子做了這麼大的好事,一定要表揚他們,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看到老人尋找恩人的心情如此迫切,東北林業大學學生處王老師表示,一定盡力幫助老人完成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