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3日訊 近日,綏化經濟開發區貴客盈門:江蘇維維集團前來洽談酒業項目,遠景集團洽談風力發電設備制造項目,山東常林集團洽談農機組裝項目……『今年全市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啟動以來,我們已儲備了十多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總投資至少13億元。』綏化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雷如數家珍。
據了解,綏化市在對明年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規劃時,堅持早啟動、高起點站位,提出了建設全省一流的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建設全省一流的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全省一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省一流的城市型經濟和中等規模城市群、建設全省一流的民生和社會事業『五個一流』的戰略思路,努力把綏化打造成全省經濟強市。
作為傳統農區,工業經濟、城市經濟和經濟實力薄弱是綏化的基本市情,為了迎頭趕上、突出重圍,今年綏化市把工業經濟作為立市戰略,提出並實施了異地經濟、園區經濟、都市圈經濟、鄉鎮村經濟、城市型城市群經濟等重要的經濟戰略思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預計到年末,全市GDP可實現880億元,同比增長15%,增長有望實現超計劃、超同期、超全省平均水平。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6億元,增長27.1%,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固定資產投資339.3億元,增長35.6 %,增幅居全省第四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2億元,增長17.3%,總量居全省第五位;進出口貿易額1.1億美元,增長24.5%,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7705元,增長17.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特別是財政收入實現了總量歷史最大、增幅歷史最高、進度歷史最快、排名歷史最好。財政全口徑收入完成78.1億元,增長31.8%,提前兩個月超全年預算、超去年全年,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2.9億元,增長50.5%,增幅連續10個月保持全省前兩位。
明年是綏化市三年產業項目建設決戰之年,也是由傳統的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和經濟強市轉折的攻堅之年,這個市決心在明年乘勢而上開創『五個一流』建設新局面,推動大發展大跨越、中心崛起、富民強市。
建設全省一流的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按照規劃,該市將著力建設好全市最具優勢的重點工業集中區、縣(市)區園區、重點集鎮和產業優勢地區的產業園區、專業園、園中園,力求園區與城市建設相協調,把產業園區建成城市新區。目前,綏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明年產業項目將在今年基礎上實現總量翻番,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力爭達到700個,其中,高效益高附加值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大企業大集團項目、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比今年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十一個縣(市)區和市本級園區、重點地域專業特色園區,特別是市本級、肇東、安達、蘭西四個全市產業項目集聚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承載能力將會有較大提昇,以保證承載全市產業項目發展需要。
建設全省一流的現代化大農業。明年,該市將重點打造千公裡示范帶、千萬畝畝產攻關田,重點抓好裝備農業、設施農業、技術農業、規模農業、合作農業、特色農業、增值農業、多元農業、生態農業和項目農業的建設。同時,搞好場縣共建,爭取更多國家和省的項目和資金,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此外,將加大工業經濟對農業的反哺力度,通過發展工業的反哺,使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效。
建設全省一流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綏化的新農村建設已經探索出了一條以政府為主導、市場化運作和農民參與為主體的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五種新模式』。明年,新農村建設將進入大規模快速度推進階段,按照『五種模式』每個縣至少要建設一個示范村,大縣強縣要力爭達到2個以上,爭取全市實現百村示范群。
建設全省一流的城市型經濟和中等規模城市群。建設中心地區中等規模城市群,是綏化的獨有優勢。明年他們將重點貫徹深化城市型經濟、建設現代城市群戰略,遵循整體改造老城區、闢建新城區、建設產業園區使之成為城市區等原則,建設中等規模城市乃至大城市。針對城市規模小、檔次低、功能弱與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需求極不適應的實際,綏化市本級將率先建成大規模高品位的中心城市,承擔起承載產業、吸納農民、輻射帶動全市都市圈經濟的職能。同時,帶頭做好舊城區改造、新城區闢建和產業園區建設,特別是新區規劃和綠化生態體系,重點抓好西湖公園、森林植物園等重點標志性工程建設。
建設全省一流的民生和社會事業。重點抓好增收惠民、安居惠民、建城惠民、保障惠民、教育惠民、文化惠民、醫療惠民、服務惠民、管理惠民和民主惠民活動,創造全省一流的就業和收入水平、一流的住房條件、一流的城市設施和環境、一流的社會保障和福利救助、一流的教育事業、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流的醫療衛生、一流的城鄉社區、一流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秩序以及一流的民主政治,讓人民過上一流的富裕、幸福、安寧、有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