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訊 “前面就是老萬的家,他的情況還不如你呢,他都能堅強地活著,你有啥想不開的呀。”載著老於夫妻,哈爾濱出租行業志願者車隊隊長薛守平和王磊開車來到哈市香坊區一戶居民樓下。停穩車後,王磊扶著老於下了車,上了3樓。一個中年男子已經等在門口,“快上來,老薛。”“老萬,等著急了吧。”
進屋的時候,記者纔注意到老萬的不同:右臂的衣管空蕩蕩的,走路時腿部不能回彎。看到老萬,老於有些吃驚。“哈哈,咱倆同病相憐,我不是活得挺好的嗎,你也得往開了想。”老萬玩笑著說。讓老於好好地活著,這就是薛守平和王磊帶他來見老萬的原因。
老於叫於錄,是克山縣西河鄉仁政村的村民,今年56歲。30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年輕的他失去了雙臂、兩腿膝蓋以下截肢,當時於錄的兒子纔3歲。截肢後的於錄只能躺在炕上,所有農活和家務都落在妻子一個人身上。盡管妻子沒有一句怨言,仍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可看著妻子每天為了這個家而忙碌,於錄覺得自己成了累贅,他想到了自殺。妻子發現後,哭著求他不要拋棄她和孩子,因為有了他這個家纔是完整的。為了讓丈夫不再有輕生的念頭,妻子找來親戚朋友來勸說,但於錄還是想不開。
26日,於錄的義肢需要更換了,在別人的資助下,他和妻子來到哈爾濱。志願者王磊得知於錄的情況後,提前到車站接他們,並自己掏腰包請他們吃飯,又給他們安排旅店住下。在與於錄的聊天中,王磊感覺到他的悲觀情緒,便和薛守平商量帶他認識老萬。
老萬叫萬兆江,1984的冬天,還是一名瓦匠的他見一個抱孩子的婦女很可憐,就給了他們一點錢,並把他們送到回家的火車上。可就在車站,他不小心滑下站臺,被正在行駛的列車刮倒,於是他失去了右臂以及雙腿。當時的他也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可是為了父親,他還是堅強地活了下來。第二年,他開了一個小食雜店,閑暇之餘開始用左手練習寫對聯,鄰居們見他的字寫得好,紛紛來買,萬兆江由此喜歡上了書法。後來他娶妻生子,盡管生活過得有些苦,但萬兆江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念。如今,萬兆江的書法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肯定,還曾為一些刊物題字。
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薛守平認識了萬兆江。當得知萬兆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練習書法時,薛守平急了:“書法是一門藝術,怎麼能放棄呢?你接著練,紙和墨我給你包了。”從那時起,他就和王磊照顧起了萬兆江。
“老於大哥,要說難,我比你還不容易。我這上有老,下有兩個小的,媳婦沒工作,可我還是挺過來了,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點挫折。輕生是一時的勇氣,活著是一輩子的勇氣,我們不只是為自己而活。”看到同樣身體殘疾卻非常樂觀的萬兆江和一直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妻子,於錄落淚了。“老弟,你放心吧,我不會再想不開了,不然我都對不起這些關心我的人。”隨後,萬兆江寫下了“自強不息”四個字送給了於錄。
從萬兆江家裡出來,薛守平和王磊帶於錄夫妻游覽了索菲亞教堂和防洪紀念塔。“老於呀,看看這個世界多美好,想想你身邊的人,不要放棄,有了你,纔是個完整的家。”老於終於開心地笑了。□記者王健澤/文白林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