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市今年建築領域農民工欠薪案上昇21%
2011-12-29 07:21:1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孫千越 王鐵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9日訊 與前幾年農民工欠薪下降不同,今年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又在年底凸顯。為了幫助農民工順利拿到工資,本報和哈爾濱市勞動保障監察局聯合推出了專線。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因為樓市低迷、工程款撥付不到位等原因,今年哈爾濱市建築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量比去年上昇超20%,涉及人數增加19%,涉案金額增加43%。

  建築領域拖欠嚴重

  今年的欠薪問題嚴重的一個原因是房地產市場低迷,開發商資金鏈緊張。來自哈市的包工頭宋立軍被欠了200多萬,據宋立軍介紹,自己在“江蘇江中集團”項目部承包了江北某樓盤的保溫工程。江中集團在2002年就來到哈市,工程款撥付很及時,在建築行業口碑一直不錯。

  宋立軍說,樓外保溫材料都是宋立軍在材料場借出來的。到工程的後期,因為宋一直沒錢給材料廠結算材料錢。材料廠的貨再次運到工地時,要是不拿現金就不給卸貨,實在是沒辦法了,宋再次找到江中集團,本該300萬左右的工程款,也只給了三分之一。

  一個比較知名的建築企業經理對記者說:“今年的房子不好買了,國家出臺很多政策調控房價,以前老百姓都覺得房子有昇值空間,買了房子留著炒房,現在老百姓都開始觀望。開發商房子賣不出去了,資金收不回來,開發商就開始不急著交工。因為就算是交工了,很多樓內的設施如電、水、電梯等他們也是安裝不起,無法入住房子還是閑置的。不交工,建築單位就得不到全部工程款,也就沒有錢及時發給工人,而且今年的人工費也漲價了,找開發商談了好幾次,就是沒錢結算工程款,就以房子不好賣往後推,這家建築企業經理說他們公司已搭進去1000多萬了。

  其次,很多開發商投資開發地產的錢幾乎都是在銀行貸款,房子好賣的時候,資金回轉得快,還貸款與結算工程款都不是問題。一旦出現老百姓不再熱衷炒房,房子不好賣了,就出現了資金周轉不開的問題,層層欠款的局面便成了必然現象。

  包工頭成三角債務主體

  來自哈爾濱的那國亮,今年6月與“隆泰勞務公司”的張毅簽合約分包了盛和世紀8號樓做6~11層的合板工程,那國亮找了10多個人乾這個活,剛開始包工頭張毅也是按照合約給那國亮撥款,後來就一直欠著,說等乾完活一起結算,等工程一結束,就再也找不到張毅了,到隆泰勞務公司詢問,他們給的答復是張毅個人掛靠在勞務公司的不是公司的正式員工,他們也在找這個人。現在張毅還欠那國亮15萬工程款。那國亮為了能讓南方工人正常回家過年,把自己當兵轉業給的退伍費都給拿出來了,現在自己還欠哈市的14個工人的工資錢。

  那國亮找到了建築公司,想讓建築公司幫著找找張毅。建築公司表示早就給張毅結算完工程款了,總共470萬左右,並且提供了工程部給張毅每次結算工程款的一些票據。現在建築公司已經在哈爾濱市勞動保障監察局立案,追拿張毅。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按照規定,開發單位必須與有正規資質的建築單位簽訂施工合同。建築單位要分包工程,也要與有合法手續的法人實體簽訂合同,由這些法人實體將工資發放到農民工手中。

  但是,現在很多建築企業管理混亂,項目部在發包項目的時候未簽訂書面合同,且工資帳目不健全。一個工程通過層層發包、轉包、分包,權責就不再明確。有些包工頭違法掛靠在建築公司或勞務公司上進行分包工程,工程完工之後包工頭走人,導致各級層層堆積拖欠,最後受害的還是農民工。

  建築方遇到農民工糾紛,便會推卸責任。開發商對建築商轉包把關不嚴謹,放任建築商對中標人整體工程分包、轉包。主建築公司與農民工並沒有法律上的直接關系,工程分包後建築商不直接對農民工工資負責。

  缺乏證據維權難

  記者在農民工的投訴中發現,近年來,農民工維權意識在增強,很多農民工都要求簽訂勞動合同來保障自己的權益。但由於他們處於弱勢地位,建築單位往往不與農民工簽訂合同,導致農民工被拖欠工資後,出現維權難的現象。

  來自肇東五站的馬福,兒子在7年前得了血液病,花費了幾十萬,家裡的積蓄花光了,自己就各地打工。每天,他和其他工友一起,坐在馬路牙子上,舉著“找工作”的紙牌,等著有需要的人找到自己。他的工作也每天不同,有時候是幫建築工地運沙土,有時候是在居民樓裡幫人鋪地板。

  今年7月,馬福的一個姓劉的朋友找到他,讓他到哈市某娛樂城裝修做鐵藝,口頭承諾一個月給3200元。當時他也想簽合同,但是,人家說愛乾不乾。沒有辦法,馬福開始乾活。馬福說,一開始的時候還給開了點錢,接著就再沒給開過工錢,欠了7000多元。我是實在人,朋友說了不能欠錢就相信了,現在連個欠條都不給打,纔知道上當了。”

  “我們來的時候就說要簽合同,結果包工頭就說今天沒帶章,明天問的時候就說先乾著,明天給你簽,如果追急了,就說簽不了了,不想乾就走人,還有別人等著呢。要是現在走,之前欠的工就白乾了。”

  記者從哈爾濱市勞動保障監察局了解到,像這種情況,等到真的發生勞務糾紛,想要通過執法部門幫助討要,沒有這些證據,到了勞動局都無法立案。農民工只能通過工友證明在建築工地工作過,但也證明不了欠的工資款有多少,再想收集證據就難上加難了。

  據不完全統計,在農民工討薪的案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由於農民工沒有勞動合同,根據相關條例,農民工只能到法院維權。

  走不起法律程序

  來自哈爾濱依蘭縣郭修生、林金志等人,與廣大建設有限公司的易紅兵簽有勞務合同。在愛建新城20號樓做外牆苯板黏貼工作。6月10號近入工地,給開過工錢,後來就一直沒開過,工程完工後,易紅兵就是不給驗收結算工錢,現在還欠30多人19萬元錢。郭修生等人多次到廣大建設有限公司討說法,易紅兵帶著三個人把郭修生給打了,郭修生連驗傷的錢都沒有。只能被動等著定案,派出所也只是把易紅兵關押10天罰款500元了事。易紅兵還揚言說郭修生一分錢也拿不到。

  記者尋問,為什麼不起訴易紅兵呢?郭修生說,走法律程序討薪太費時費力,並且成本高,打官司的費用平均下來,一個人幾千塊,時間長,還得在這邊吃住,我們都是外縣的,車票都搭不起。這樣就導致農民工根本打不起官司,最後也只能認命了。

  有一些農民工往往為了達到快速討薪的目的都選擇媒體,不管是開發商,還是建築商對媒體曝光都很在意。

  建“黑名單”從根上解決欠薪

  到底該怎麼預防農民工年年為討薪到處奔波呢?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勞動保障監察局接待農民工討薪的工作人員。

  法律知識欠缺是農民工討薪難的一個重要原因,農民工打工時要選擇一些合法公司,正規合法的公司在開工之前,需要交納工資保障金。真的出現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省、市勞動保障監察局將會啟動工資保障金為農民工發工資。農民工在確定勞務關系後,應當立即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不能及時簽訂合同的,就要收集每日出工票等證據,為自己將來維權做好准備。

  哈爾濱市勞動保障監察局陳德舉表示如有企業惡意拖欠工資,將會上“黑名單”。今年哈爾濱將會對違規性質特別惡劣的建築企業進行“黑名單”管理,直至清除出哈市建築市場。對不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不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以及逾期不補繳的建設施工單位,一律按照有關法規予以上限處罰,並通報哈市建設、房產等有關部門,停辦該單位一切項目審批手續,停止施工,停止商品房預售、銷售,直至責任單位繳齊農民工工資保障金。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