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文物普查結果公布 冰城20處文物入選『重要新發現』
2011-12-31 08:44:0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楊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士官樓舊址219樓。

  呼蘭胡舉人府舊址。

  濱洲線松花江鐵路大橋。

  東北網12月31日訊 據市文管站站長劉雲纔介紹,新中國成立後,從1957年至1960年,我市進行了第一次文物普查,當時共發現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遺存50餘處,采集文物標本800餘件。

  1981年至1984年進行了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了各類不可移動文物306處。

  2007年7月1日,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啟動,至2011年12月31日結束。此次文物普查對我市境內53068平方公裡,8區10縣(市)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了全面調查。

  新聞背景

  -本報記者葉勇

  歷時4年多,組建20支普查隊,使用了一批先進設備,昨天,市文物管理部門正式公布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共有不可移動文物2014處,其中新增歷史文物1437處;原有遺址復查577處,其中102處消失。

  20處文物入選“重要新發現”

  日前,經過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核定,我市共調查登錄不可移動文物總量2014處。其中,古遺址1056處,古墓葬67處,古建築68處,石窟寺及石刻1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786處,其他24處。

  為了對登錄對象實行分級保護,哈市普查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評選出我市重要新發現20處: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地下閥門井舊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士官樓舊址219樓、東北民主聯軍雙城獨立團舊址、雙城市花園酒廠、濱洲線松花江鐵路大橋、東省鐵路哈爾濱總工廠舊址、寶勝寺遺址、胡舉人府舊址、基督教醫院遺址、鹼草溝瓦罐窯遺址、肖田地遺址、四間廟遺址、長安村遼金遺址群、白石北大營抗聯密營、白石南大營抗聯密營、老道溝屯遺址、松江省政府遷延壽舊址、濱江縣衙舊址、美國領事館舊址、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樓。

  據介紹,此次文物普查,對我市文物發現、保存、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其中發現的幾十處春秋戰國到漢代的遺址,對我市以往從舊、新石器時代、商、周後,到渤海、遼金時期的斷代進行了延續。

  在五常市發現的拉林副都統衙門,是清朝為管理戍邊的八旗子弟下設的管理部門,這是“京旗文化”在我市的重要發現。

  本次普查還在各縣(市)發現了大量的石刻,如巴彥孫氏墓碑記載著清末時期闖關東的歷史,而四間廟碑文則表現了清代建廟時的情況。

  普查發現102處文物消失

  在歷時4年多的文物普查中,普查組發現有102處文物消失。市文管站文物管理部主任畢叢良分析了這批不可移動文物消失的原因。

  一是農業生產造成地上、地下文物的消失,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旱田改水田後,一批遺址類文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鏟除”。

  二是隨著近幾年的城市改造,尤其是大型基本建設,如水庫淹沒區,讓不可移動文物遭到破壞。

  三是部分不可移動文物變成了可移動文物,主要包括石刻類,被有關部門運走,成了展示品。

  四是隨著大遺址概念的提出,部分遺址存在合並,其中最典型的是731舊址,當時士官樓共有17棟,被列成了幾處,但在本次普查中,成了731大舊址中的一部分。

  五是一部分有史無跡的遺址被清除,如在木蘭和通河地區有記載抗聯戰斗的遺址,但經過普查,沒有發現任何實物,所以也沒有列出來。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