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4日訊 元旦三天假期,哈爾濱市民感覺到霧氣蒙蒙,空氣極不清爽。入冬以來,哈爾濱市降雪極少讓整個冰城只見冰景不見雪,加之煙霧天彌漫,冰城呈現出了冬季“灰頭土臉”的城市景象。
冰城見冰難見雪
“我是第一次來‘冰城’哈爾濱,在我的印象中,哈爾濱是一片白雪皚皚的美麗景色,但這幾天在哈市我卻有一種霧蒙蒙、灰土土的感覺,從南向北一路乘坐火車,到哈市就沒雪了,景區內雖然有冰雪景觀,但街區內看不到一點雪,讓街道上的冰景也顯得不透亮,感覺不到冰天雪地。”張女士說。
張女士來自重慶,今年元旦她是第一次跟團來到哈市,但在元旦這幾天她不僅沒能看見哈市飄雪,而且還趕上了煙霧天。和她有一樣感覺的還有她的團友徐先生。徐先生告訴記者,前些年他來過幾次哈爾濱,哈爾濱給他的印象是銀裝素裹,但今年1日他到達哈市卻發現街頭除了一些冰景外幾乎看不到雪,“這幾天早晨我發現哈市的天還有煙霧出現,這讓我覺得哈爾濱好像灰蒙蒙的。”
逆溫天氣是主因
根據哈市環保局空氣質量日報,元旦節日期間哈爾濱部分區域都顯示空氣輕微污染。
根據哈爾濱9個空氣質量檢測點監測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指數數據,1月1日~2日的監測顯示,哈爾濱9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中的學府路、宏偉路、紅旗大街、和平路、建國街、會寧公園6個監測點空氣質量為輕微污染,1月2日—3日,學府路、宏偉路、建國街上監測點空氣質量為輕微污染。
清雪機械用不上
哈爾濱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三天哈市空氣質量主要是由於降雪少,同時由近期的逆溫天氣造成的。逆溫天氣是指一般情況下,空氣溫度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時在某些層次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昇高,這種現象稱為逆溫。而逆溫天氣不利於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質飄散,從而導致市區能見度低、空氣混濁、有異味。
據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鑒於去年10多次降雪,哈市各區城管部門儲備了滾刷、鏟車、板車等大型清雪設備,並計劃在今年降大雪時,60%的主城區依靠機械清雪,而入冬以來,哈市只有三場降雪,最大一場降雪的降水量只有0.4毫米,人工清掃就可完成,與去年整天整夜清掃大雪形成反差。
據省氣象專家介紹,今年哈市上空冷空氣和暖空氣難以交匯,無法形成有效降水條件,入冬以來,哈市降水量僅為0.9毫米,為近10年來同期最少的一年。由於這個冬季降雪量少,哈市高空溫度高於地面溫度,使空氣結構中出現一個逆溫層,由此出現逆溫天,而逆溫天不利於煙塵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的擴散。哈市未來一周仍無降雪,此類天氣可能還會持續。
防滑輪胎滯銷
記者走訪哈市多個汽配城了解到,今冬和雪相關的汽車用品都出現滯銷,讓商家大傷腦筋,紛紛降價。
在各個汽配城和汽配商店門前,冬季雪地輪胎的廣告都放在最顯眼位置,在奔馬汽配城門口不遠處的一個雪地輪胎銷售店前,一位銷售人員正在無聊地玩著手機游戲,當記者問及雪地輪胎、輪胎雪地鏈的銷量,銷售人員說:“相當不好,市區內沒有雪,今年只賣了兩對輪胎,還都是賣給去外地人的,輪胎鏈一對也沒賣出去,去年進了20多對雪地輪胎都沒夠賣,今年降價也沒人要”。據一家銷售汽車坐墊的商家說,去年雪後冷的時候汽車厚坐墊賣得特別火,今年汽車厚坐墊都賣不動。而雪鏟、雪刷、加熱坐墊等相關車上雪後用品和御寒用品也都少有人問津。
呼吸系統疾病增多
今冬,市民得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要比往年多,某醫院呼吸內科王大夫說,由於天氣乾燥濕度下降,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會有所下降。同時,煙霧天使得空氣中的有毒有害塵埃及顆粒物會增加,咳嗽病例也就會有所增加。在這種天氣狀況下,市民呼吸系統的抵抗力會有所下降,容易患上呼吸系統疾病。今年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比往年至少增加一成。王大夫建議,請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史的市民減少外出,外出時務必注意保暖。
□記者高宏菲左靚文/攝
防滑輪胎賣不出去,銷售人員無聊地玩著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