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4日訊(記者 高長利)記者從省森工總局獲悉,自2012年1月1日起,我省森工林區全面停伐黃菠蘿、紅松(人工林除外)、紫杉、山槐等珍稀樹種。
黃菠蘿、紅松、紫杉、山槐等樹種是我省森工林區重要的珍貴樹種,也是『第三季』森林的孑遺種。它們的存在,維系了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其儲存遺傳信息功能無法替代。同時,由於這些珍貴樹種獨有的特性、優秀的材質,使它們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目前,紅松每立方米市場價格已達1200元、黃菠蘿更高達1800元每立方米。長期以來由於對保護珍貴樹種重視不夠,森工企業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情況下,過度采伐珍貴樹種,造成珍貴樹種數量和質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個別珍貴樹種種群數量已近瀕危狀態。
實施天保二期工程、落實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以來,『恢復森工林區森林植被頂級群落,拯救瀕危物種基因,遏制紅松等珍貴樹種銳減的局面』,已成森工林區森林經營工作緊迫任務。森工總局於2011年12月果斷下發了《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關於加強黃菠蘿等珍貴樹種資源保護的決定》,將黃菠蘿、紅松(人工紅松除外)、紫杉、山槐等列為重點保護珍貴樹種,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采伐活動。對違反決定進行采伐的,省森工總局將堅決追究責任,依法嚴肅處理。
據測算,叫停黃菠蘿、紅松等珍稀樹種采伐,我省森工林區每年將損失7.6億元收入,但這些樹木的存活,可大量減少碳排放、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為社會增加巨大的生態效益。
為切實加強對珍稀樹種的保護,省森工總局還將開展重點保護珍貴樹種資源調查和保護區域劃定工作,查清珍貴樹種的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將黃菠蘿、紅松、紫杉、山槐分布的區域劃定為重點保護區,實行嚴格保護管理。建立重點保護珍貴樹種和重點保護區臺賬和資源管理檔案,為全面開展保護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各級森林資源監督機構采取事前監督,事中檢查等措施,切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森工林區重點保護珍貴樹種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犧牲眼前利益、造福子孫後代』。省森工總局黨委書記高金芳、局長魏殿生表示,森工林區以實施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為契機,認真貫徹新時期林業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構建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實現珍貴樹種的全面保護和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