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陶夏新:關於加快我省生物質能源產業優化昇級的建議
2012-01-08 14:17: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省委主委陶夏新作大會發言。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關於加快我省生物質能源產業優化昇級的建議

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省委主委 陶夏新

  當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全國和我省經濟工作的當務之急。轉變耗能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是寒冷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實現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201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我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9667萬噸標准煤,油、煤分別佔26.2%和67.4%,嚴重依賴不可再生的化石類能源。新能源產業已經列為我省六大新興戰略產業之首,其中生物質能源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生物原料取而復生,源源不絕。糧食總產量、商品量全國第一必定會有全國第一的秸稈等農業副產品,據有關研究單位按科學還田指標每公頃還田秸稈1.5噸測算,除還田、做飯和冬季取暖耗用的之外,全省年產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稈、稻殼等有5000餘萬噸,約合2500萬噸標准煤,且產量逐年增加。生物質燃燒後產生的草木灰,還可作肥料。和發展糧食加工產業類似,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也是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區經濟,農民增收、鄉村積累增長的重要途徑,對改善農村環境、農民生活條件大有好處。原料的收購、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還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消化農村富餘勞動力。同時,可帶動農村運輸、機械制造、技術服務等行業發展。據有關研究人員估算,生物質能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帶動相關行業增長2至3個百分點。生物質能產業上連加工業,下接種植業,輻射服務業,產業關聯度高,易於形成跨行業的產業集群。

  我省生物質能源產業已初具規模,一批生物質發電企業、生物質固化燃料廠、大中型沼氣工程竣工投產,為加速生物質能產業的提檔昇級奠定了基礎。當前,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發展,出臺了《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對研究開發給予綜合性補助資金和稅收減免,為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我省也相繼出臺了《黑龍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和配套措施鼓勵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事物總是有兩個方面,據我們了解,一些地方、基層政府以增加財政收入、稅收收入為重點,對發展低稅賦型產業的積極性不高,使國家對生物質能源產業低稅率的激勵政策竟成了制約其發展的一個因素。另外,群眾對生物質能源的認知程度不高,缺少積極性,影響了大面積推廣,產業的發展環境還不夠優化等也是我省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面臨的問題,缺少強有力的扶持機制,整體上還處於低層次、規模小的發展局面,相關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慢,生產設備及產品的技術標准還不統一。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推動,發展的瓶頸難以克服,就難以發揮出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潛在優勢,可能會錯失好發展、快發展的良機。

  有鑒於此,九三學社省委建議我省把發展生物質能產業作為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著力點,以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為依托,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多元利用,合理布局,規模發展,穩步推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形成新的產業集聚優勢,從農業大省跨向生物質能源產業大省。

  (一)落實富民政策扶持,助推生物質能源產業優化昇級。以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惠民、富民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過分計較對財政收入、稅收收入的貢獻,只要有利於發展、能給老百姓謀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千方百計地助推發展。爭取好、落實好國家促進新興能源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涵蓋生物質能源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各個環節;完善財政補貼政策,逐步從建設投資補貼為主轉向原料、產品、消費、投資以及專業設備機具的生產等全產業的補貼;設立省級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引導、扶持重大生物質能源項目建設,支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公共財政貼息,加大政策性貸款扶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以及大企業、大財團進入生物質能源產業;實施政府采購,價格補償,鼓勵企業特別是城鎮供熱企業使用固化生物質燃料。

  (二)普及推廣生物質能源知識,讓廣大農民知道賬怎麼算。發展生物質能源,離不開農民群眾。農民只有算明白賬了,纔會真正有積極性。據了解,達到一定規模後,每利用1噸秸稈國家補貼150元,在我省生產1噸固化燃料成本300-350元,市場售價450-500元左右;生產1立米燃氣成本0.25元,售價可達0.3元;2010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標杆上網電價統一上調到每度0.75元,國家電網全額收購,使秸稈發電企業有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年消耗秸稈20萬噸、發電1.7億度的生物質發電廠,年創利近2000萬元;年產40萬噸秸稈固化燃料廠,可解決3000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7000多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000萬元。有的調查報告稱,每畝地平均可產秸稈1噸,售價120元,也有的說60-80元,即銷售可增收60-120元。建議政府的研究機構、統計部門深入實際調查了解,看生物質能源企業到底投入了多少、用了多少時間,產量多少、用工多少、利潤多少、繳稅多少、對財政收入貢獻多少、農民增收多少,實事求是地擴大宣傳。如果確實有這樣的賬可算,農民肯定會非常歡迎、積極參與,生物質能源產業大發展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三)以市場為動力,加快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近年來受石油價格上漲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生物柴油、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氣化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等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009年,全球僅生物質成型燃料市場規模就已超過500億歐元,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仍實現了年均18%的高速成長,已經成為新能源市場中的熱點。作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建議我省在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資金扶持項目盤子的同時,特別注意發揮市場的作用,千萬不能政府一扛到底,一定讓企業成為發展的主體。避免生物質能企業一轟而上、重復建設、爭搶原料等,靠更為嚴格的審批制度調節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要主要靠市場調節。在化解生物質資源分散和能源生產場地相對集中、資源供應周期性和生產連續性的矛盾,應對秸稈收購半徑、能源供應穩定等拓展市場需要面對的問題上,企業有因地制宜的靈活性和適應市場的本能。(香港)康源環球投資有限公司在我省成立黑龍江盛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在拜泉建生物質固化燃料廠的決策等都說明了有眼光的企業家對產業發展敏銳的判斷力。我省實踐說明,等量燃燒值的用能,秸稈成型燃料成本大大低於煤炭。堅持擴大開放,某些持有先進技術的發達國家的企業也會進軍我省這一前景廣闊的大市場。生物質能源產業入門的門檻相對較低,大批中小企業大有用武之地,融資難題有所破解,民營中小企業就會成為生力軍,甚至主力軍。他們在運籌秸稈收集、儲運和預處理,優化原料收儲與配送,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益方面更有所長。

  (四)積極引進戰略投資,加快生物質能大項目建設。生物質發電技術基本成熟,在很多國家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在我國也進入了加速發展的階段,生物質發電企業積累了成熟的經驗,在我省貼近農村實際的生物質發電商業模式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不斷擴大規模、產業集約化是面臨的一個挑戰。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項目支橕,需要有戰略投資,形成規模優勢。建議全省每年安排建設一批帶動能力強的生物質能大項目和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群產業。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技術成熟,已經進入了商業化發展階段,具有投資少,收益好,適合於鄉村小企業發展的優勢。可以財政資金引導,調動企業和廣大農戶投資的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參加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受原料收購半徑、運輸成本的限制,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必然會深入農區、林區,成為相關區、縣的新經濟增長點,建議與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實驗區建設、新農村建設、發展循環型農業和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相結合,配合國家綠色能源縣建設,統籌規劃,整體推進以縣(場)為單位的區域發展。先期可以農區消費市場為目標,選擇蘭西、虎林等有一定基礎的十來個農區縣(場)。培育和發展一批起點高、規模大、競爭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的生物質能源龍頭骨乾企業,引進國內外生物質能知名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組建龍頭企業集群。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相關中小企業,建立穩定的產業鏈利益共同體,提高整個產業的配套能力、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產業整體競爭力。科技部門積極扶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生物質能科技創新體系,研發適合我省寒地自然和資源條件的新技術、產品與設備,向產業化程度高、循環鏈條長的領域發展。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