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10日訊 在今年的兩會上,有5份提案關注我省社會養老問題。多名政協委員建議,在關注社會養老的同時,還應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以用『雙養協議』的形式彌補老人精神贍養的不足。
問題一:80後夫妻要養4個老人
在今年的省政協十五次會議上,民建省委的一份提案表明,由於子女外出打工或國外旅居,使得孤寡老人越來越多。同時,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及工作壓力加大,特別是80後和90後的獨生子女相繼成家立業,一對夫妻或要贍養4個老人,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遇到新的挑戰。
民盟省委的調查顯示,家庭養老依然是當前老年人養老的主要方式,有55.5%的老年人認為養老機構(包括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等)缺少家庭溫暖,一些子女也擔心把父母送到養老機構,會遭人說自己不孝順,但就目前的形勢,家庭成員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因此尋求社會資源開展養老服務已成為趨勢。
建言:建老年社區發展居家養老
省政協委員崔強指出,老年社區在世界范圍內發展的日漸成熟,為我省未來老年社區的發展提供了很好參考。社區式照顧老人住宅,國內稱為『老年社區』,主要依照社區需要加以規劃、整合及運用社區資源,提供社區老年人所需的長期護理服務。老年社區服務包括居家護理、日間照顧、個人服務、家政服務、送餐服務、電話聊天及其他輔助服務等,主要由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其他機構共同為老年人設立。
老年社區包含必要的醫療、娛樂、文教、社交等公共設施。其中老年醫療保健設施包括老年病醫院、老年康復中心、保健站、老年門診診所等;教育設施包括老年大學、圖書閱覽室、書畫協會等;文娛設施包括老年活動中心、俱樂部、老年之家等;其他設施包括老年餐廳、日間服務站等。
問題二:空巢老人缺少『精神關愛』
據了解,我省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524萬,佔全省人口總數的13.7%,並且每年以6.8%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891萬,約佔人口總數的21.58%。
民盟省委的提案調查顯示,我省有66.4%的城鎮老年人不與子女同住,由於子女忙於工作,難以經常去探望父母,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白天也是無人相伴,很容易造成老年人寂寞懮慮、心情壓抑。特別是一些喪偶或離異,單獨居住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獨,這類老年人在調查中佔的比例達到15.7%。
建言:子女應重視『精神贍養』
民建省委在提案中建言,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精神贍養的需求日益突出。所謂『精神贍養』,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尊重被贍養人的人格和意願,對被贍養人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給予關心和幫助,使被贍養人享受家庭特有的天倫之樂。
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精神贍養』在一定程度上為年輕人所忽視,另一方面,法律對精神贍養的支持相當籠統、薄弱。建議社區內的維權部門以多種方式教育年輕人抽出時間看望老人,盡可能多地與老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必要時,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主持雙方協商,達成『雙養協議』,以雙方協商認同的方式把『精神贍養』的義務明晰化。所謂『雙養』即子女必須承擔老人『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的雙重義務,不能『只出錢、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