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武
整合企業籌建博覽中心 精深加工開發速食產品 五常市副市長許慶武:
生活報1月11日訊 近些年,市場上銷售的五常大米質量和價格參差不齊,如何將五常大米打造成中國大米第一品牌?如何用五常設施豐富龍江冬季菜籃子?本屆兩會上,五常市政府副市長許慶武建議,應籌建中國第二個壽光、北方重要蔬菜批發交易集散地。另外,還應籌建“五常大米博覽中心”,打造稻鄉文化旅游。
現狀五常大米從低端渠道流走
記者采訪中獲悉,我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而五常大米更是全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3項桂冠的優質產品。五常大米不僅成為我省稻米產業的代表性品牌,更是享譽全國。
然而,目前的現狀是,五常大米企業各自為戰難成氣候,同時更增加了控制市場的難度。大批優質資源通過批發市場的低端渠道流到外地,有的小作坊甚至自毀品牌,以次充好,制假米、賣假米。除被假冒外,由於糧商靠倒手賺錢,在市場上賣到極高價格的五常大米,因大部分經營者不掌握完整的產業鏈條,缺少高端的渠道,而受制於終端市場,市場上有個風吹草動,都會使米企淪為市場的打工者。
建議整合企業實施精深加工
如何做強優質水稻主產區的稻米產業,進一步把五常大米做成中國大米第一品牌,提昇龍江稻米整體經濟效益?省政協委員、五常市政府副市長許慶武建議:
一是建設大基地。建設高標准水稻優良品種研發中心,全面實施現代水稻產業核心區建設規劃,重點開展種子研發、水稻智能化育秧、全程機械化、科技和社會化服務、水稻精深加工,實現規模、質量、標准、效益同步提昇。全面應用綠色食品水稻栽培模式,實行數字化、信息化管理。
二是組建大集團。通過實施引進大集團戰略,鼓勵扶持大型米業集團以聯合合作方式整合兼並中小制米企業,加速五常大米企業整合。
三是打造大品牌。通過大企業、大集團把五常水稻資源優勢與大企業知名度、經濟實力結合起來,實施大品牌戰略,打造中國第一的高端大米品牌。
四是形成大氛圍。籌劃建設初步資金3.5億元的“五常大米博覽中心”,打造稻鄉文化旅游。利用高科技手段搭載“登月工程”,實現品種優化,進一步提昇五常大米品牌知名度,做國內頂端大米,領先國際稻米潮流,為“五常大米節”活動做准備。召開五常大米品牌高峰論壇會,開展形象代言和廣告強勢宣傳,提高品牌影響力。
五是培育大產業。以大米生產加工為基礎,延伸稻米產業鏈條,開發方便米飯、米粉、米粥等速食產品,提高產品多樣性。開發米糠油、生物質能源、物流運輸業、文化旅游業等相關聯產業,從而推動我省優質大米產業強勢發展。
現狀落實“糧菜換位”戰略
除大米外,五常市按照我省“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的要求,五常市落實哈市近郊“糧菜換位”和“一圈兩帶”發展戰略,以打造全省最大蔬菜生產基地為目標,目前蔬菜產業已經發展到9個鄉鎮,專業村屯達到50個,專業戶達2萬戶,總面積發展到18.6萬畝,其中設施蔬菜3萬棟(溫室5000棟)2.7萬畝。蔬菜總產量達到85萬噸,實現產值11.9億元,蔬菜已經成為五常市除水稻之外又一重要的支柱產業。
去年五常市重點推進了紅旗、拉林兩個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利用半年的時間,新建標准化溫室2700棟8000畝,注冊了“常壽”牌商標。引進壽光生產模式和技術,已有700棟開始產菜。
建議籌建北方蔬菜批發交易中心
許慶武建議,為推進五常蔬菜產業發展,豐富龍江菜籃子,應加大政策扶持,以露地菜為依托,以設施蔬菜為重點,著力推進“一心、四園”建設。其中“一心”:建設一處集良種研發、智能化育苗、檢疫檢測、技術服務為一體的蔬菜生產服務中心;“四園”:以科技示范、生態觀光、農牧循環為主的科技園;以蔬菜物流配送為主的物流園;以保鮮、冷藏加工、脫水蔬菜為主的工業園;以村莊資源整合、集專家樓、科技樓、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生活園。
二是推進建立中國北方蔬菜批發交易中心。在五常市紅旗滿族鄉和拉林滿族鎮交界,臨近黑大路和拉濱鐵路處,籌建“中國北方蔬菜批發交易中心”,中心可輻射我省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及其周邊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把中心建成中國北方重要蔬菜批發交易集散地,建成中國第二個壽光,拉動我省蔬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