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春運高峰鐵路仍是出行首選 千萬『候鳥』南北飛
2012-01-11 10:11:4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子夏 張鳴霄 李洪霜 劉茜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站售票大廳。

  東北網1月11日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2012年春運,自1月8日起至2月16日止,共計40天。哈爾濱鐵路局預計發送旅客1262萬人次,日均31.5萬人次,同比預計增加19萬人次,增長1.5%。

  實拍春運鐵路仍是出行首選

  記者從哈爾濱鐵路相關部門了解到,哈爾濱鐵路局春運高峰日旅客發送量將達到43萬人。節前主要是學生客流、冰雪旅游流、直通方向回程客流,接入中轉客流呈高峰狀態。1月20日,探親、購物、返家等客流集中出行,形成節前相對高峰。1月25日(正月初三)至1月28日(正月初六),探親、訪友、節日返程等客流疊加,形成節中客流高峰期,在1月28日將達到春運旅客單日發送最高峰。

  節後形成兩個客流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為1月29日(正月初七)至2月5日(正月十四),其間旅游、商務、公務等客流疊加,直通及管內客流集中;第二個客流高峰期為2月7日至2月16日,其間直通及返程務工客流較為集中。其中,2月6日為正月十五過後客流高峰日。

  據了解,2012年春運共40天,鐵路仍是廣大旅客出行的首選,社會需求大,社會關注度高。在這一背景下,哈爾濱鐵路局將面臨四大新考驗:

  一是由元旦小長假運輸直接進入春運,春運准備工作時間緊張。元旦小長假運輸結束後,僅隔4天時間,2012年春運拉開序幕。剛剛完成元旦小長假運輸任務的鐵路工作人員以及機車、車輛、線路等設施設備,只能稍作休整又投入更加艱巨的春運任務中去,這是往年春運極為少見的。

  二是開行支南臨客,將減少哈爾濱鐵路局運用車輛,運能運量矛盾十分突出。春運期間客流量始終處於高位運行狀態,但是運能運力卻嚴重不足,缺口較大。為確保南方各鐵路局重點地區運輸,鐵道部將從哈爾濱鐵路局抽調20組380輛客車支援南方局。但哈爾濱鐵路局加開直通臨客需要252輛客車,全局進入了車輛零備用狀態。

  三是客流高度疊加,“一票難求”現象仍然難以消除。春運期間客流量日均32萬人次左右,席位能力29萬人次,也就是有3萬人次買不到有坐席客票。通過加開階段臨客、調整無坐席,讓旅客順利出行。由於實行電話訂票、網絡售票後,早於窗口兩天售票,一些熱門車次很有可能出現排在售票窗口第一位旅客買不到票的現象。

  四是新的售票方式首次經歷春運以及突發惡劣天氣等情況,考驗著服務品質的提昇。全面推行互聯網售票、銀行卡支付業務、在WWW.12306.CN網站上試行優先集中辦理學生往返團體票業務、擴大實名制范圍、電話訂票等售票方式是2012年春運的新變化。同時,黑龍江地區將可能出現大風雪等惡劣天氣,哈爾濱鐵路局2012年春運期間應對突發事件的幾率將高於往年。


  體味回家愛心服務貫全程

  春運來了!8日,春運大幕開啟,連日來,記者走訪春運售票窗口,在春運第一現場體味甘苦。

  昨天,在哈站一樓售票廳的20多個售票窗口外,每個窗口都排了40餘人,一樓售票廳幾乎被這近800人塞滿。不到一分鍾的時間,一個窗口多了五位前來買票的旅客。“每天大概有八九萬旅客前來買票”,哈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中農民工和學生加在一起能佔70%左右”。

  在售票大廳,記者還看到,在20餘個售票窗口內,還有一個“農民工往返票窗口”。記者詢問在此窗口外排隊等候的人發現,原來在此窗口外排隊的不完全是農民工,“看到哪個窗口人少就過來排隊了”。哈站售票處的工作人員表示,設立此窗口是為了人多時,方便農民工買票,但在一般情況下,“誰都可以在此排隊”。在互聯網訂票取票窗口處,記者看到,前來此窗口的人並不多。該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來取票的多為年輕人或公務員等經常上網的人群,農民工並不多。

  在哈站候車室,記者看到,候車室配有免費熱水,為候車旅客提供“溫暖服務”,環境整潔、秩序井然。洗手間內,環境清潔,並不時有保潔員前來打掃、清洗。此外,鐵路部門對重點旅客實施全方位的重點照顧。在客流比較大的站點,設置了“愛心”服務卡,對重點旅客進行購票、候車、乘降、出站全過程交接。在所有車站售票室、所有客票代售點售票窗口,按規定粘貼標志,優先保證重點旅客購票。在所有車站候車室設立重點旅客候車室(候車區)。

  另外,在列車始發、折返站,重點旅客可以不受列車迎接旅客時間限制,及時登乘列車。在所有客運營業站配備擔架、輪椅等服務用品和常用應急藥品,方便有需求的旅客使用。

  記者采訪時,開往烏伊嶺的K7017次列車已進站,記者在第四候車室看到,上百名旅客正“大包小裹”地准備進入站臺。記者隨意采訪到一位“神色匆匆”的旅客,他告訴記者,自己來哈爾濱打工,“就要回家過年了”。

  人在旅途老欒28年的回家路

  年根兒臨近,回想28年的回家路,在哈打工的湖北省應城市農民工欒國軍心情有些復雜。離家又一個年頭,對老母親的思念、對家的渴望令老欒的心裡早已是滿滿的歸意。然而,回想起27年來自己在春運路上吃盡的苦頭,他又無比擔心即將到來的又一個春運路。

  老欒51歲,今年是他在冰城從事建築行業的第28個年頭,用他自己的話說,哈爾濱是他的第二故鄉。老欒說,剛來哈市那些年,沒有哈爾濱到湖北省的直達列車,他和老鄉們只能坐車到北京,再改簽北京至武漢的列車。如果運氣好,他們不需要在北京停留,而更多時,他們在北京都簽不到回家的列車,大家伙兒只能在北京站裡臨時度日,餓了隨便吃一口,困了趴在行李上瞇一覺……等到家時算一算,春運搭在路上的時間通常要七八天。

  後來T184次列車開通了,老鄉們回家有了直達的特快列車。然而春節前想搭上這趟列車卻並不容易,通常是回家越晚,付出的代價越大。老欒說,從8時許在哈爾濱發車,到第二天10時許到達孝感,近幾年他的春運路是26個多小時。

  有一年,差不多臘月廿七、廿八,老欒跟著大批歸心似箭的老鄉一起趕車,站臺上,數不清的人堵在每一節車廂門口,老欒也不知道自己從哪來了一股子力氣,猛地鑽進人群開始往車上擠去,然而隨手拎的包裹太礙事了,胳膊被包裹拽著,身子擠到車廂門口卻根本上不去車……幾番努力仍未成功,老欒狠了狠心,咬牙松開了拎在一只手上的包……上車後,想起被扔在站臺上的紅腸和乾腸,老欒著實心疼了一陣子。有過幾次站臺上捨包的經歷,老欒在春節回家時,再也不給家人買東西了。

  去年臘月廿一,老欒送21個老鄉回家,那次他們只買到了3張車票,而車上和18個沒票的老鄉一樣,靠上車補票的乘客不計其數。過道上無處落腳,幾個老鄉第一時間想到了列車衛生間,三四個人在那狹小的衛生間裡站了26個小時,其間有用廁所的乘客,他們便擠在門前守住“陣地”。回到家時,大家的腿腳已腫脹得脫不下襪子……

  今年火車票可以網上預訂了,老欒和其他農民工一樣,面對這一消息卻多了幾分惆悵。不懂網絡,票卻被網絡分去一部分,他們回家的路不知道會不會因此增加幾分難度……“不知道今年回家,會是啥樣?”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