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第17屆國際雪雕賽開鏟 13個國家25支代表隊參賽
2012-01-11 10:45:1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張寒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訊 昨天上午9時30分,第28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重要活動之一、第24屆太陽島雪博會雪雕比賽的重頭戲——第17屆國際雪雕比賽,在雪博會大型主塑“雪舞風情”前開鏟,13個國家的25支代表隊參賽。

  俄羅斯隊有父與子,加拿大二隊有夫妻檔,韓國隊有姐妹花。加拿大二隊的Terry下午回來後對妻子說,“親愛的,我太累了”,於是倒在雪地裡睡著了。她的妻子依然表示:“他能陪我來參賽,太開心了。”

  對這些來自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阿聯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拉脫維亞、葡萄牙、韓國、中國等國家的百名選手來說,接下來的4天時間,將是一次“夢想之旅”。

  氣候變暖造雪無望,美國藝術家來哈創作

  有一本叫《The big snow(大雪)》的書講各種動物如何度過漫長而食物稀少的冬天。在第24屆雪博會第17屆國際雪雕賽現場,一支寫著“big snow”隊名的牌子立在地上,該隊4位來自美國聖保羅市的藝術家正在奮力鏟雪。

  隊長John是當地一位從事蠟筆畫與鉛筆畫的藝術家,同時他也是聖保羅市一年一度的冬季狂歡節雪雕比賽的策劃者。“今年,我們的比賽恐怕要搞不成了”,他告訴記者。由於氣候變暖,聖保羅現在白天氣溫還在零上10攝氏度左右,不要說不下雪,連人工制雪的溫度條件都達不到。

  沒有雪的漫長冬天對他們來說十分難熬。John和另外3名隊員知道哈爾濱的國際雪雕比賽有好多年了。他說,在這個圈子裡,我們相互傳送的雪雕作品的圖片有許多都來自哈爾濱,大家都很向往,但誰也沒來過,這次派他來“打前站”。他笑說,是聖保羅的詭異天氣逼得他們來到哈爾濱“實現夢想”。

  阿聯酋隊也是第一次參賽,隊員來自一家五星級酒店,是那裡的雕刻技師。平時大多數時候,他們面對的雕刻材料是蘿卜和土豆,偶爾可以雕一小塊冰。“能來哈爾濱參加國際雪雕比賽,雕這麼大的雪塊,做夢都想”,一位隊員說。

  歐債危機令出行減員,來的都是“真熱愛”

  今年亞洲力量凸顯,韓國、泰國、中國都各派出了3支隊伍。相比之下,以前經常參賽的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代表隊,今年都沒有出現在賽場上。

  據市外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法國此前來哈意願非常強烈,但受到歐債危機影響,以往對這類比賽出手闊綽的企業不再出資贊助。此次前來的葡萄牙代表隊,報名兩人,卻只來了一人;拉脫維亞報名4人,最終來了3人。

  在現場記者看到,葡萄牙的“一個人”面對巨大的雪塊顯得形單影只。此前他對組委會表示,自己曾一人完成過這種規模的雕塑,還拿了獎,很有信心。在同伴因費用問題“放鴿子”後,他依然強烈要求參賽。但當時他參加的加拿大雪雕比賽是可以使用電鋸等進行切割的,而哈爾濱的比賽不允許使用這些器具。最終他只好向組委會求助,借了兩個參加過省賽的學生來乾一些鏟雪的“體力活”。

  加拿大二隊中的Theressa告訴記者,她從事雕刻藝術有20多年,她和丈夫都是藝術家、教師,盡管以前在不同的藝術領域,但婚後丈夫受了她很大影響,也開始涉足雪雕。此次還陪她來哈參賽,“我一直想來,真是太開心了”。

  傳奇老太每年對丈夫“說一次謊”

  “傳奇人物”Tatyana今年是第五次參加比賽了。這位78歲的老太太去年帶著自己當哲學教師的女兒,與在冰雕比賽上現結識的一位立陶宛小伙子,組成了獨一無二的“美國—立陶宛聯合隊”。今年,她獨自一人來哈,又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3位藝術家組成了“俄羅斯—美國聯隊”。

  Tatyana是出生在哈爾濱的俄裔猶太人,3歲時去了美國,她對哈爾濱有著獨特的情感。即便在美國已經有自己的雕刻工作室,她還是願意每年冬天都自費飛到哈爾濱參加這場比賽。家裡人對她也並不理解,丈夫問她,你到底圖什麼?她說,我就圖一開心。

  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年都要對丈夫說個謊,“每次我都說,明年我再也不去啦。”但一到冬天,她還是按捺不住。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