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懶猴(資料片)
東北網1月12日訊 日前,五常市的張金柱撿到一只小猴子。幾天後,小猴子不吃不喝,整天蜷縮在角落裡。焦急的張金柱將它送到哈市一家寵物醫院。令張金柱沒想到的是,他撿到的這只猴子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動物懶猴。
11日,在哈市道裡區鋼鐵街的佑嘉動物醫院,記者見到了張金柱。張金柱介紹說:“我在五常市葫蘆灣濕地風景區工作。4日,我在風景區內的別墅檢查一房間時,看到有東西趴在床上,上前仔細一看,像一只猴子,體形非常小,蜷縮在那裡,閉著眼睛,一動不動。我用手指觸動了它一下,小猴子醒來,向前竄了一下,並發出‘??’的聲音。我把小猴子抱回辦公室後,開始幾天喂了一些食物,它吃得很香。10日開始,小猴子突然不吃東西了,我就將它送到寵物醫院了。”
在寵物醫院治療室內,懶猴打著吊瓶,頭上帶著一個罩子,正在為它診治的莫醫生介紹說,這只可愛的懶猴具有攻擊性,打針的時候還被它咬傷了手指,為了防止它傷人,給它帶了一個“保護罩”。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賈競波教授介紹說,從它的眼睛和腳趾等外形觀察,這只小猴子是一只懶猴,別名蜂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物種。它不吃食物,主要是因為這裡環境氣溫低造成的。懶猴是一種野生動物,主要生活在我國雲南和廣西。出現在北方地區,可能是不法人員販賣所致。無論是販賣還是作為寵物飼養都屬於非法行為。懶猴不適宜作為寵物飼養,它的日常生活習慣在樹上生活,極少下地,喜歡獨自活動。行動特別緩慢。白天蜷成球狀隱蔽在大樹洞中或在樹上歇息,夜晚出來覓食,以植物的果實為食,也捕食昆蟲、小鳥及鳥卵等。
賈競波教授說,懶猴在東北的氣候環境下很難存活,市民一旦發現,應立即與當地動物園聯系,並送到動物園飼養。
相關鏈接
懶猴,別名蜂猴、風猴,屬懶猴科,可分為9個亞種,中國有2種,分布於雲南和廣西,數量稀少,瀕臨絕滅,體型較小而行動遲緩,是較低等的猴類,體長32—35厘米。懶猴棲於熱帶雨林及亞熱帶季雨林中,完全在樹上生活,極少下地,喜獨自活動。行動特別緩慢,只有在受到攻擊時,纔有所加快。懶猴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懷孕期5—6個月,多在冬季產仔,每胎1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