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華僑飯店經營不善將拆除 曾為省內首批三星酒店
2012-01-13 08:33:5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門臉陳舊的華僑飯店與街景格格不入。

  東北網1月13日訊 華僑飯店要拆了,北方劇場也要拆了,當這些老樓的生命漸漸走向終結,一座座新樓取而代之時,這些伴隨冰城走過了半個世紀的老建築,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昨天,記者走進華僑飯店,探訪這座老建築從輝煌到沒落背後的歷史。或許他的興衰也會給城市、給城市裡的人們以某些啟示。

  當年位列省內首批三星酒店

  在博物館地區,華僑飯店的四層樓建築從外觀上看只是一個中國式的筒子樓。然而就是這座樓的拆除,引發了市民們的關注。

  據華僑廣場項目辦張延龍介紹,1956年,華僑飯店這座中式風格的建築,作為省政府第二招待所在工大專家的設計下建造起來。當初,該招待所隸屬省外辦交際處,負責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會議接待和外賓接待。上世紀80年代起,被指定為專門接待港、澳、臺、華僑等四種人,由此更名為華僑飯店。當年它的名氣可以和花園?、和平?、北方大廈(現新世紀)媲美。1991年,被評為省內首批三星級酒店。

  曾經百姓入住得開介紹信

  昨天,記者走進華僑飯店,從破落的外表上根本看不出它當年的風采。步入酒店大堂,黯淡的色調、陳舊的吊燈,以及殘破不堪的內飾,與外面光鮮亮麗的街路相比顯得很不搭調。

  此工作了26年的李靜革,是華僑飯店第一批通過合同制首招進來的“大學漏”,當年,她在來這裡應聘的1000名大學落榜生中,經過層層考試,脫穎而出,看著她出色的儀表,依稀能找到當年這批被市民們稱為“幸運兒”的華僑飯店服務員的影子。李靜革說,當年的華僑飯店可謂風光無限,作為事業單位,年輕人能來這裡工作是一種榮耀,福利待遇也非常好,有些老職工現在還住在革新街的福利房裡。李靜革說,那個時候,社會上高檔酒店稀缺,誰要是能在華僑飯店住一宿,象征著面子和身份。普通老百姓想要住進來,必須托人開介紹信。

  輝煌市民排隊來吃早茶

  當時,廣東早茶、蝦餃,花式樣粥等廣式餐點都是華僑飯店首先推出的,有些市民為了吃一屜蝦餃,不惜從大老遠趕來。

  華僑飯店營銷部部長盧明輝對當時600人大廳就餐,市民排隊吃早茶的盛況仍然記憶猶新。據她介紹,除了首家引進廣東早茶外,哈市第一家快餐店,哈哈樂快餐廳最早紮根在華僑飯店。據統計,1999年,她所在的接待部僅一個部門的全年純利潤就達到了900萬元,再加上客房部、餐飲部和娛樂部的效益,華僑飯店盛極一時,聘用的大廚和服務人員也是一流的。1989年,獲得中國首屆超模大賽冠軍的葉繼紅,就是從華僑飯店走出去的。

  如今慘淡經營租房開支

  然而,半個世紀以來,整個華僑飯店只在1988年大規模裝修過一次,設施的日漸陳舊導致飯店客源流失,經營慘淡。

  目前,整個華僑飯店基本處於停業狀態,為了給工人開支,前樓的一二樓作為倉庫租給了附近的個體業者,只有後樓部分客房還在接待客人,在這些客房中老式的電視、掉漆的櫃子、以及洗得看不出本色的床單上,根本看不出華僑飯店當年的風貌。

  跟當前高速發展的快捷酒店相比,投入不足,環境差,經營理念保守,使華僑飯店落在了後面。據一位老職工介紹,華僑飯店目前退休和在職人員有400餘人,退休的比在職的開得多,包袱很重,加之經營走下坡路,大批有一技之長的廚師和熟練管理人員另謀高就,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捨不得離開這裡的李靜革成了這裡的辦公室主任,她說,華僑飯店是哈爾濱賓館酒店發展業的一個縮影,它見證了半個世紀來哈市酒店賓館業的興衰。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