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3日訊 網購書城迅速崛起,並以低廉的價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者。近日,記者走訪大慶大小書店了解到,網絡書店強烈衝擊著大慶的實體私營書店,圖書市場的六成份額被網絡書店搶走。
網絡“傾銷”大慶實體書店受衝擊
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大慶共有384家實體書店。據業內人士介紹,市民一年買書籍的花銷在3個億左右,而實體書店的銷售比例僅佔四成,其餘兩億元左右的銷售額則是通過網絡渠道實現的。
上周末,記者在薩爾圖新華書店發現,前來看書、買書的人依然不少,書店的服務人員說,這個店面以零售為主,讀者群來自各個年齡階層。據介紹,喜歡網購和電子書的讀者以年輕人居多,除了年輕人,新華書店還有很大一部分固定購買群。
“網上書店的興起,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如今,很多人已經形成了網上購書的習慣。”薩爾圖區新華書店的施紹岩說。
價格低廉是網絡書店最強悍的武器。據了解,現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書店從大出版社拿書,一般折扣是7折、8折,一本書在書店裡賣9折左右就是微利了。而網絡書店動輒就是7折促銷,有時甚至是4-5折“傾銷”。
“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規模較小的實體書店已經被推到了懸崖邊上。”讓胡路區師范大學附近一家民營書店老板告訴記者。
據了解,網絡書店的“折扣售書”對實體書店的影響不僅僅衝擊銷售,它還放大了實體書店原本存在的問題,比如,有的實體書店遠離市場,缺少服務以及粗放經營等,這類書店的生存空間最先被擠壓,所受衝擊自然也最大。
除了價格低外,網上書店送貨上門等特點也讓實體書店感覺無力招架。
很多業內人士說,沒想到網絡書店會發展得這麼快,所以准備不足,一些規模較小的實體書店驟然陷入困境。
雙重擠壓小書店步履維艱
除了網絡書店衝擊之外,實體書店自身運營成本的不斷攀昇也是造成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
以石油大學附近的一家書店為例,面積40平方米的商服,每年租金就要3萬元,而且,租金還以每年2000元的速度上漲。另外,書店正常運轉要僱傭兩人,每年工人工資要3萬左右,這兩項加一起,一年的費用就是6萬元。
該書店的張老板介紹,這樣的書店每天要賣500元-800元的圖書纔能保本,如此巨大的壓力讓這些小書店步履維艱。
對於大型書店來說,在各方面支付的成本要更高一些,而大書店有固定的客戶群,所以能保本經營。
改變受衝擊現狀實體店要與網絡店結合
談及網絡書店對實體書店的影響,施紹岩說:“准確的比較結果,需要統計近兩年的網購圖書數量與實體店銷量後,纔可以得出,但網絡書店對實體書店的衝擊是必然的,是大趨勢。”
“目前,網絡對我們這樣的大型書店的衝擊還不是很明顯。網絡書店和電子書主要提供的是文學類書籍和一些暢銷書,作為實體書店,教輔書、工具書和一些職稱考試書籍是前者無法影響到的。近五年來,我們每年的銷售額都在持續增長。”施紹岩說。
為了應對網絡購書,對於以後實體書店的發展,施紹岩告訴記者,他們將建立自己的網絡書店,將實體店與網絡書店結合一起,預計3月份在網上試運營,希望靠品牌影響力搶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