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新生活 市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兩萬元
2012-01-15 09:15:05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姜雪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報告實錄哈市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高

  -切實解決民生問題,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接近1萬元。

  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累計新增就業53.87萬人,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20萬人以上。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保障標准大幅提高,困難群體得到政府救助和社會關愛。

  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教育公平進一步顯現。醫療衛生體系更加健全,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推進,累計改造棚戶區1235萬平方米、農村泥草房1200萬平方米,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9.9萬套,發放貨幣補貼4.3億元,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財產性收入大幅增加。

  -城市空間迅速拓展,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北國水城、科技創新城、工業新城、哈東新城等啟動建設,群力、哈西等新區初具形象,周家、亞布力等小城鎮建設提檔昇級,大哈爾濱城鎮體系初步顯現。

  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累計完成投資2650億元。路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新建改建道路667條、橋涵121座。松浦大橋、陽明灘大橋、松花江大橋西橋等跨江橋梁建成通車,哈阿快速乾道、哈五路、哈雙北路、東巨路等出城口道路相繼打通,繞城高速公路全線建成,中山路、機場路、文昌高架橋、征儀跨線橋等交通乾道貫通城區,地鐵1號線、哈西客站等工程進展順利,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鄉鎮全部實現高等級公路連接,公路通村率達到100%。

  城鄉供水、供熱、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水平大幅提高。

  打響了環境綜合整治“三大戰役”,城鄉衛生環境和市容面貌顯著改觀。實施了松花江和“三溝一河”整治,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重大進展。

  


 

  成就盤點路寬橋暢織就立體交通網

  新戰略實施以來,哈爾濱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414條、各類橋涵95座,新增道路總長293公裡、面積1000餘萬平方米。主城區人均道路面積由7.1平方米提高到9.7平方米,增加37%。

  加快骨乾路網建設。東部路網——新建改造長江路、東巨路、先鋒路等;西部路網——實施了陽明灘大橋周邊道路交通疏解工程,新建改造友誼西路、哈雙北路、老機場路等。南部路網——新建改造征儀路、保健路、哈平路、哈雙南路等;中部路網——拓寬改造鐵路街、華山路、中山路等,進一步提昇了城市骨乾路網功能。

  加快立體交通建設,地鐵1號線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3%,西部聯絡線工程全面啟動。新建文昌高架橋、宣化高架橋、新康高架橋、大成街地道橋、八區地道橋等大型橋涵,以及38座街路配套橋涵,有效提昇了重點區域、重要交通節點的通行能力。

  加快既有道路改造昇級,實施了309項區域性道路結構昇級改造工程和500條道路維修工程,提昇了既有路網的承載能力。

  加快新區路網建設,科學規劃和組織實施群力、哈西兩個新區的道路建設,形成了布局合理、互通互聯的路網體系。

  加快出城口道路建設,完成哈阿、哈同、哈五等城市出城口道路改造,暢通了與省內各城市和周邊區域之間的交通。

  大事回放宣化街高架橋貫通城市東西

  歷經205天晝夜奮戰,2011年6月10日,宣化街交通疏解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化街高架橋工程正式通車。該工程成為長距離、高時速、大跨度貫通哈爾濱城市東西向的又一條交通主乾線。

  宣化街高架橋與道外十四道街、南通大街、宣化街、長江路、中山路、文昌街、征儀路等多條城市主乾道路續接,形成連接道外、南崗、香坊、平房4個區,長距離、高時速、大跨度貫通城市東西向的又一條交通主乾線。同時,高架橋北接軍工地道橋,南連文昌高架橋、征儀路,形成城市東北區域快速抵達平房區的高架路網體系。

  建設者說極限拼搏創造“大橋速度”

  “建橋那些日子裡最大的奢望是美美地睡上一覺。”松北區建設項目管理第一辦公室主任林樹輝說,“可大橋竣工的那個晚上,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放松了,卻興奮得怎麼都睡不著。”

  2011年9月28日凌晨,松花江大橋擴建工程全線貫通。這是林樹輝和同事在過去的500多個日夜裡以“極限拼搏”創造出的奇跡。“5加2”、“白加黑”,四季施工,晝夜不停,不僅創造了北方橋梁冬季施工前所未有的先例,也保證了大橋交通未因施工建設停一天。僅用17個月時間就全線竣工通車。林樹輝說。“這是我乾得最辛苦、也最難忘的一項工程。讓哈爾濱變得更暢通是建設者共同的心願。”

  成就盤點兩年建設18萬套保障房

  哈爾濱市把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千方百計提高群眾居住水平。按照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消滅四環路以內1134萬平方米棚戶區的目標,舉全市之力改造棚戶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啟動實施了824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工程。開發建設了群力西區民生尚都、道外陶瓷小區、愛建中興家園、哈西陽光家園、香坊構件廠5個易地集中安置小區。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經濟適用住房受惠群眾11392戶,廉租房受惠群眾14530戶;開工建設公租房6560套,204戶環衛工人作為首批受益戶即將入住。兩年來,政府主導開發建設的保障性住房18.3萬套,竣工9.2萬套。

  百姓感言

  2011年7月,哈爾濱市區最大的棚改項目——白家堡改造項目開始啟動。白家堡是哈爾濱市主城區最大的一處“城中村”,生活著2105餘戶本地人和超出本地人兩倍多的外來常住人口。白家堡改造項目用地面積21.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6棟高層住宅,預計於2013年竣工。改造後的白家堡地區,將成為現代化的科技園區和大型功能型社區。談起對改善居住環境的期盼,這裡的居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71歲老人王亞蘭說:“我住在這裡30多年了,吃水要到外面挑,家裡夏天漏雨、冬天上凍。我家有53平方米的面積,按照補償政策,我選了一套60平方米的住宅,這下終於可以圓我的樓房夢了。”

  發展點睛群力打造寒地水鄉宜居新城

  位於哈市西部的群力新區定位為生態綠色之城、現代居住新區。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建成翠溪公園水系和金河公園水系,以及音樂公園、濕地公園、體育公園等6座主題公園,綠化面積21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引進高水平教育醫療機構,兆麟小學等3所知名中小學校建成招生,尚志幼兒園、經緯中學將於2012年竣工投入使用,哈醫大一院分院門診樓完成主體工程。開發高端商務區,成功引進北京銀泰集團、上海復星集團城市綜合體等大型商貿項目,金中環商業街一期工程、群力遠大購物廣場項目已主體完工。配建高品質文化、旅游和娛樂設施,松花江文明展覽館、音樂谷2個公共文化項目建成開放,北方演藝中心、關東古巷、山水書城、華誼兄弟影城4個文化旅游項目建成並即將運營,中國木雕藝術館、於志學美術館、觀復博物館3個文化展覽項目主體完工,哈爾濱音樂廳正在加快建設。群力新區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聯合國人居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全球百佳范例獎等榮譽稱號。

  成就盤點舊城改造彰顯城市歐陸風情

  近年來,哈爾濱市實施了中華巴洛克歷史街區保護開發建設,一、二期工程全面竣工,三期工程進展迅速;舉辦了首屆哈爾濱中華巴洛克民俗文化節,使中華巴洛克街區初顯民俗文化特色。實施中央大街輔街建築修繕,使中央大街街區更加凸顯中西合璧的城市風格。實施“哈爾濱·1898”俄式建築群綜合整治,傾力打造“民俗花園”、“藝術商務花園”、“啤酒花園”、“咖啡休閑花園”,重塑“東方莫斯科”風韻。實施主要景觀街路建築綜合改造,對機場迎賓路、文昌街、宣化街、花園街等重點街路兩側的86棟建築進行節能改造和立面裝飾美化,彰顯城市歐陸風情。

  


 

  大事回放40億元打造“哈爾濱·1898”

  2011年3月,經專家論證,被正式命名為“哈爾濱·1898”的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改造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預計投資39.9億元,打造“民俗花園”、“藝術商務花園”、“啤酒花園”、“咖啡休閑花園”四個主題園區,成為哈爾濱市文化旅游新亮點。

  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改造項目范圍東起交通街,西至海城街、公司街,南起木介街、繁榮街,北至聯發街、西大直街、花園街。“哈爾濱·1898”這一項目命名體現了哈爾濱的歷史內涵和人文氣息,體現了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在哈爾濱建市歷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該項目本著傳承歷史、弘揚文化、復興舊城、改善民生的目標,保護原有建築風貌、提昇區域形象、調整產業結構、改造市政配套條件,將建設成為集商務創智、風情休閑、文化消費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成為哈爾濱市文化旅游的新亮點。

  數描城市兩千庭院綠化硬化變花園

  ●庭院改造

  2010年,哈市啟動實施居民庭院環境整治工程,組織市直機關包保2140個居民庭院,綠化硬化裸土地面513萬平方米,拆除違章私建6011處,清理廢品收購站點1096個,新建一大批庭院道路和居民活動場所,使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觀。

  ●“三溝一河”

  實施“三溝一河”治理工程,敷設截污管線92公裡,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提前實現兩岸污水全部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完成45公裡河道清淤拓寬工程,以及何家溝乾流、清河灣、東何家溝13.2公裡河段景觀綠化工程,沿岸新增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新建6處休閑公園,重點區段實現了髒溝變綠溝、污水變清水;新建群力、信義、平房3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40萬噸。

  ●環境整治

  實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投資19億元,對主城區1.2萬棟、5211萬平方米的舊樓立面進行統一粉刷清洗。對二環路以內區域進行全方位整治,完成火車站廣場周邊、百座高層樓體、龍塔等重點區域的燈飾亮化。完成20條示范街路和103條達標街路戶外廣告牌匾的清理整頓,拆除廣告牌匾1萬餘塊。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