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旅游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昇級。創新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和業態,發展和培育溫泉、養生康療、運動休閑、湖濱、森林、冰雪、名鎮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優化要素配套建設,提高旅游購物在旅游消費中的比重,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旅游娛樂品牌。加強旅游和文化、農業、體育等融合,加大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力度,拓展旅游要素體系,強化旅游行業對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制訂完善旅游產業投資導向目錄,引導各類資金投向旅游新業態、新科技、新裝備。
2、整合打造旅游目的地體系。以旅游景區、旅游通道、旅游城鎮為旅游要素聚集空間,引導旅游要素向核心吸引物聚集,形成點、軸、片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以旅游名鎮為旅游目的地連接的支橕點,努力把旅游名鎮建設成為旅游經濟大省建設的先行區、旅游產業要素的集聚區和旅游經濟轉型昇級的示范區。實施鄉村旅游項目示范工程,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精品,形成一批田園風光產品帶。啟動旅游線路統籌工作,整合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3、推進旅游體制機制創新。創新景區管理體制,以政府為主導,支持影響大、實力強的景區,采取托管、兼並、聯營等方法,對相鄰相近的景區實施優化整合。創新企業經營機制,探索旅行社混業經營、旅游飯店連鎖經營和要素產業聯動經營。積極培育大型旅游集團,以大旅游企業帶動中小旅游企業協調發展。創新投融資機制,通過企業上市、項目融資、聯合投資、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增加旅游投資。支持和引導重點龍頭企業搞活開發經營機制、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4、加快提昇旅游行業素質。重視和加強旅游通景公路、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諮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游客服務中心、游客休息站等公共設施,加強旅游景區、娛樂、購物、接待等旅游重要環節的配套設施,消滅全省A級以上景區旱廁。大力實施旅游標准化試點工程,推進旅游產業信息化進程,搞好旅行社導游管理網上試點。加強與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相關方面的聯系與合作,支持重點旅游科研建設,逐步建立我省旅游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團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