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履行國家賦予海關的神聖職責,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把好關,堅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監管質量,全面提昇實際監管的有效性,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
2、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開展省本地企業外貿進出口貢獻率分析,提出進一步服務龍江進出口企業的措施;成立重大項目海關政策諮詢服務組,提前介入、全程參與和服務重大項目建設;開展大客戶協調員制度,形成良性互動的關企合作伙伴關系,推動誠信體系建設。提倡文明服務、微笑執法、熱情服務,在業務現場提供『多國語言諮詢服務』和開展『老幼孕殘必助』行動。
3、有序推進大監管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監管場所的正規化建設和監管設備的科學化管理,提高通關效率和查獲能力。優化綜合治稅運行機制,加強稅源調研和稅收形勢分析,增強稅收工作前瞻性和主動性,促進綜合治稅工作發展;加強統計預警服務,進一步完善《關區統計特約分析員制度》,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利用海關統計資源,提供統計服務,為省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有力參考。始終保持反走私高壓態勢,淨化口岸通關環境,創造良好的經社會濟發展環境。加大科技投入,繼續增加24小時監控設備、X光檢查設備、金屬探測門等配備,在進出境旅客攜帶物品100%過機檢查的基礎上,對重點人群進行重點查驗,實現海關對監管現場和進出境人員的全方位管控。
4、推進海關文化建設,大力弘揚黑土文化,弘揚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精神,圍繞『愛國、厚德、增信、創新、奉獻』,全面推進『五個一』工程,切實加強海關文化建設,促進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