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二十年前無奈把女兒送人收養 海歸女一百萬重金尋恩人
2012-01-18 08:51:24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答謝100萬尋22年前送人女嬰』———近日一家媒體上連續20天打出這樣一則尋人廣告。尋人者袁女士在廣告中稱:因特殊原因,她於1990年8月在當時哈市香坊婦產醫院,將剛出生的女兒送人撫養。如果有哪位女孩覺得自己的身世與她說的相符,她願意做親子鑒定。能夠給她提供尋找孩子線索的人,答謝100萬元人民幣。

  百萬尋親,是制造噱頭,還是情不得已?昨天記者與袁女士取得聯系,她已身在北京,兩天後要登機回美國,電話中袁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經過,希望熱心的家鄉人能夠給她一些幫助。

  骨肉無奈生離別

  『22年前,我懷孕了,但沒辦法和孩子的父親結婚。成為未婚媽媽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事,所以我只有兩條路,要麼流產,要麼生下來送人……』袁女士說,1990年8月,她在香坊區婦產醫院生下一個女嬰,拜托醫生將孩子送給了願意收養的人家。第二天她出院時,醫生交給她800元錢,稱是收養孩子的人家留給她的,她不想收,醫生執意塞給了她,說那家人拿這筆錢,說明真心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在生下孩子第十天,袁帶著800元錢離開哈爾濱,不久便前往美國。

  多年尋恩未敢忘

  多年來袁女士雖然身在異鄉,但是哈爾濱一直是她的牽掛,因為這裡有她的骨肉,有幫助她的好心人。她說當年她曾給收養孩子的好心人寫了一封信,說明自己的狀況,請醫生轉給了收養孩子的人。

  十年前,她產生了尋找女兒和收養孩子好心人的想法。她回哈找到那位醫生,可是醫生完全記不起來這件事了,她無功而返。去年她回哈再去香坊婦產醫院時,發現醫院沒了,最後一點線索也失去了。朋友給她出主意,讓她打個廣告找線索。因為大家過年都回家,她特意趕在春節前回來做尋親廣告。袁女士說,她無意打擾孩子及其家人的平靜,只是想對收養孩子的好心人表達一下感謝:『不論我付多少錢,都無法與他們對孩子的付出相比,我現在能做的只能是真心感謝。現在我的線索只有那封信,只要對方能把信裡內容說出來,那就一定沒錯了。』

  院方支持幫助查詢

  昨日記者從香坊區衛生局獲悉,香坊區婦產醫院現改制為香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與該中心院長唐洪堯取得聯系,得到院方支持。

  唐院長說,按照醫院的規定患者病例保存15年,22年前的病例肯定沒有了,但是他幫袁找到了當年的入院登記簿。如果袁女士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信息,就能確定當年是哪位醫生為她接生和幫助她將孩子轉送收養者的。唐院長還幫助袁女士了解了當年婦產科醫生的情況,那時的三位醫生中有兩位已去世,還有一位醫生已經八十幾歲高齡,意識模糊。如果袁能夠確認給自己接生的醫生,院方可以幫助找到當年的助產士和護士。

  昨天下午記者告知這些信息後,袁女士立即從北京登上返哈飛機。春節將至,本報將幫助袁女士尋找親人,希望知情人提供相關線索,讓袁女士早日與親人團聚。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