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政協委員尚穎建議—— 無碘鹽應回歸零售點
2012-01-19 09:13: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資料圖

  東北網1月19日訊 哈爾濱市民張麗梅是一名甲亢病患者,不宜食用碘鹽,他跑遍了哈市的倉買、超市,卻不見無碘鹽的蹤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只有在鹽業公司可以購買到無碘鹽,其他零售點一律禁止銷售。因此,購買無碘鹽成了哈市很多甲亢患者的煩心事。

  在剛剛召開的哈爾濱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哈爾濱市政協委員尚穎經過大量調查,專門提交提案:呼吁政府調整一刀切的加碘鹽政策,在哈市倉買、超市增加無碘鹽零售點,這不僅是為甲亢病患者購買無碘鹽提供方便,也可讓不缺乏碘的市民自由選擇。

  新聞鏈接

  “食鹽加碘”歷程

  1993年,中國響應世界衛生大會號召,即確定全面食鹽加碘戰略,先後頒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和《食鹽專營辦法》。

  1994年起,我國開始強制推行加碘鹽。當時,“食用加碘鹽,健康全家人”的標語隨處可見。然而,長期食用加碘鹽勢將導致補碘過量而危害健康。

  上世紀90年代初,不少專家學者提出,食鹽加碘不能搞“一刀切”,提出了“南北分離”法,即南方靈活實施,沿海地區食用含碘的食物多,不宜實施。

  委員建議:倉買、超市增售無碘鹽

  1994年國務院頒布的《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中明確規定,除高碘地區外,逐步實施向全民供應碘鹽。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尚穎在提案中寫到,我國實施了10多年的食鹽加碘政策,確實在消除碘缺乏病,改善國民碘營養水平方面起到顯著作用。但時隔十多年後,我國仍在堅持推廣全民使用加碘鹽,不管缺不缺碘,大家一起吃,結果是缺碘的不缺了,不缺碘的變成了高碘人群,這個加碘政策在解決一部分人問題的同時,卻忽視和損害另一個龐大群體的身體健康。特別是一些甲亢患者禁忌補碘,而每天必吃的食鹽中卻都含碘。

  尚穎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市民補碘的途徑越來越多,比如常吃的雞蛋、牛奶都含碘,更不用說海鮮了,所以碘的攝取量並不缺乏。從多年前相關行政部門規定,超市及一般的零售店一律只供應加碘鹽,僅有極少的特許零售店可以供應無碘鹽開始,人們無論平日飲食中碘攝入量多少,均被強制性一起補碘。而調查數據顯示,哈爾濱市的甲亢等甲狀腺疾病發病率近年來呈現高發態勢,民間認為這與加碘鹽的強制性攝入有一定的關聯。

  尚穎委員建議,哈市衛生等相關部門應該就此問題進行調查及分析,查明甲狀腺發病率昇高是否與加碘攝入有關聯,如有關聯,應及時制定科學合理的加碘方案及碘攝入量的科學知識普及工作,使民眾能正確選擇加碘鹽的攝入,利於身體健康。同時建議鹽業部門在超市供應碘鹽與無碘鹽,為甲亢病患者提供方便。

  據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孫玉倩介紹,碘過多可能會導致諸如高碘甲狀腺腫、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碘致甲狀腺功能減低甚至是甲狀腺腫瘤等疾病。目前,哈爾濱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其中一部分屬於甲亢患者,而碘鹽會對部分甲亢患者帶來不良影響。雖然我省尚無關於甲亢患者群體具體的數字統計,但按照我國公布的1%—1.5%的甲亢患者比例計算,在哈市1000多萬人口數量中至少有10萬人患有甲亢。由於無碘鹽不好買,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患者回家後將碘鹽用敞口容器承裝,或者做菜時油熱開了之後,先放入碘鹽加速碘揮發,以減少患者的服碘量。

  記者調查:無碘鹽很難買

  剛滿30歲的王宇最近老是莫名煩躁、眼睛越來越往外突,身體一下瘦了10多斤,到醫院檢查,纔發現是患上甲亢。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副主任醫師馬學玲介紹,這幾年來看甲狀腺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並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臨床醫生每收治一個甲亢病患者,第一句話就是“以後不能吃加碘鹽了,少吃紫菜和海帶”。然後纔開始進一步討論治療方案。但去哪裡買無碘鹽卻成了甲亢病患者的煩心事。

  哈市張雷去年被診斷患了甲亢,醫生建議他不要再吃碘鹽,紫菜、海帶也盡量不要吃。可是張雷尋遍家附近的倉買和大超市也沒找到無碘鹽。後來張雷打聽得知,無碘鹽只能到香坊區通鄉街的哈爾濱鹽業公司纔能買到。張雷無奈地說:“我家在道外,到通鄉街幾乎要橫穿哈爾濱了,買個無碘鹽也太難了吧?”針對張雷反映的情況,記者走訪了哈市多家倉買和超市,櫃臺上擺放的都是碘鹽,沒有一家銷售無碘鹽。隨後,記者撥打了龍鹽哈爾濱鹽業公司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哈市只有鹽業公司銷售無碘鹽,其他地方買不到。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