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人大代表孫飛再建議—— 勿傷冰燈美 慎用仿冰景
2012-01-19 09:13: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羅彥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黃河路上用仿冰雪材料制作的老虎。

  黃河路上用仿冰雪材料制作的梅花鹿。

  東北網1月19日訊 入冬以來,隨著街頭冰雪景觀的逐漸亮相,冰城哈爾濱一時間璀璨起來,可謂滿城皆冰處處美景。在欣賞美景的時候,一些細心的市民游客發現,個別街路擺上了一些造型美觀精巧的“仿冰燈”,冰燈管理部門回應,這是一種新型仿冰材料。對於這種新生的仿冰仿雪材料在冰雪景觀中的應用,在今年“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張燕燕、哈市人大代表孫飛都認為此舉應該慎重,弘揚冰雪文化應提倡真冰真雪,盡量少用替代材料,以免產生誤導,衝淡冰情雪韻。

  省政協委員張燕燕:

  冰雪文化是哈爾濱的城市名片。每年“哈爾濱冰雪節”,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冰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

  近兩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仿冰仿雪材料被應用到冰雪雕塑中。不能否認這種仿冰仿雪材料比冰雪更適合精雕細刻,制成的景觀藝術造型優於冰雪,作為大型冰雪雕塑局部細節的補充,也不是不可以小范圍嘗試。但是,用仿冰仿雪材料制成的整座冰雪景觀是不合適的。冰雪文化的魅力就在於冰雪本身。

  哈市人大代表孫飛:

  提起哈爾濱的冰雪,很多老哈爾濱人都懷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些哈爾濱市民家門口那自制的簡易冰燈。當時的哈爾濱市委書記任仲夷親手參與研制和推廣冰燈,被哈爾濱人民稱之為“冰燈之父。”

  1963年哈爾濱有了冰燈游園會,人們利用盆、桶等簡單模具自然冷凍了千餘盞冰燈和數十個冰花,於元宵佳節在兆麟公園展出,轟動全城,形成了萬人空巷看冰燈的盛大場面。因此說,市民游客對於冰雪的熱情纔是冰雪文化的本源,這與新型替代材料的應用沒有必然聯系。

  建議:1.不要讓代替材料衝淡冰雪文化的氣息。2.建議在冰燈雪雕的建設中應謹慎使用仿冰雪材料,多在真冰雪的藝術創新上下功夫。3.在冰雪雕刻技藝水平上鑽研,讓冰情雪韻更濃,打造更深厚的冰雪文化品牌。

  記者調查:對仿真冰景游客褒貶不一

  通過走訪,記者在街頭看到了數十座仿冰仿雪景觀。在南崗區黃河路的北方園藝街上,草坪裡有十幾座造型精美的熊貓、老虎、梅花鹿“冰燈”。每座“冰燈”底座下面都安裝了一個彩色燈管,閃爍起來整個冰燈五顏六色。這些“冰燈”造型都很逼真,每只梅花鹿的鹿角丫杈都別無二致。其中一只梅花鹿的肚子上,破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通過斷茬處可以看到,這些“冰燈”的塑料材質像紙殼一樣薄。

  在中山路與革新街交叉口和平?對面的綠化帶內,擺放著十幾座類似的“仿冰燈”。這裡的梅花鹿形態各異,呈奔跑狀。在長江路與紅旗大街交口處灌木叢中,也有十幾座動物造型的“仿冰燈”。

  對這種仿冰雪雕塑,游客褒貶不一。市民陳先生說,這些使用仿冰雪材料制作的梅花鹿,形象栩栩如生,很逼真,在燈光的映襯下五彩斑斕,非常漂亮,而且梅花鹿造型各異,幾乎沒有重復的動作狀態,不仔細辨認,還真看不出來是用仿真冰雪材料做成的。

  在一處“仿冰燈”前,一位金發碧眼的外國姑娘合影後摸了一把冰雕,仔細端詳一番,問導游:“這個也是冰嗎?”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後,這位外國姑娘有些失望。

  部門回應:仿冰景作為補充比例微乎其微

  哈爾濱市冰燈主管部門回應說,仿冰仿雪材料也稱非冰非雪景觀雕塑,並不是冰雪景觀的主要材料,只是一種補充。一些較為細微的雕塑處理,真冰真雪不可能完成,所以纔選擇替代品。另外,仿冰仿雪材料能夠保持更長時間,能夠更好地應對暖冬氣候。

  冰燈主管部門表示,仿冰材料今年是第一年應用,選材和造型仍在摸索嘗試中。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替代材料不會成為冰雪景觀中的主導,就目前哈爾濱冰雪景觀用料比例來講,冰雪仍是主流,代替材料所佔比例微乎其微。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