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哈爾濱市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呈上昇趨勢,哈市政協委員萬利民建議,充分發揮有資質的近視防控機構的作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委員調查:應試教育+配鏡師不專業“催生”近視眼
哈市政協委員萬利民《青少年近視防治工作刻不容緩》提案中稱,根據黑龍江省視光技術協會調查顯示,目前哈市青少年近視情況不容樂觀,近視發病率呈上昇趨勢,小學初中和重點高中生近視的比例分別為30%、68%和90%,近視人群存在嚴重的低齡化,導致成年人視力終身低下的斜視弱視人口逐年增高,高度近視致盲比例快速增長,視力不良已經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發育的重要因素。
據調查,2009年黑龍江省教育廳和省衛生廳聯合出臺了全省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同時責成省視光協會評估認定百所中小學生近視眼防控定點醫院,建立全省中小學近視率統計信息網,力爭利用5~6年時間,有效改善我省青少年視力不良狀況。但至今已兩年多過去,因多種原因,哈市的視力下降趨勢至今未見好轉,且向低齡化發展。
提案中說,應試教育是造成青少年近視重要因素之一,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哈市絕大多數醫院及眼鏡店的驗光人員未接受過系統的視光學知識學習和正規訓練,多數人靠得是“師帶徒”的傳承方式。而錯誤的眼鏡處方就像錯誤的診斷,不但不會有效地矯正視力,反而會對眼睛造成進一步損害。目前全省有大小眼鏡行業近3000家,加之一些綜合醫院的眼科科室,從事驗光配鏡的從業人員5000餘人,但其中經過正規視光學專業培訓的不足十分之一,這樣的業務素質無法保證驗光配鏡的質量。目前,鏡源性近視,即原本假性近視由於配鏡不當,變成真性近視,並快速發展,已成為當前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委員建議:發揮有資質的近視防控機構作用
哈市政協委員萬利民建議,防止近視先從學校入手,要發揮各級學校在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主體作用,各級學校都應將學生近視防治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中,對於可能會加深學生近視的行為進行適當地限制,還應對學生家庭學習中的采光、照明等進行指導,與學生家庭密切配合,開展近視眼綜合防治工作。其次,建立衛生、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聯動機制,進一步形成合力,加大預防近視的工作力度。再次,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是一個包括身體整體素質提昇和生活、學習方式糾偏的系統工程。防治工作必須圍繞改變視覺環境因素做大量的工作,特別是改變孩子在衣食住行、讀寫看玩等方面的不良習慣,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視覺環境。
萬利民認為,青少年近視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采取“政府主導,教育、衛生部門落實,專家指導,防控機構積極參與”的工作模式,開展以公益性為主的視力保健活動。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視力保健氛圍。引導全社會提昇對青少年視力保健的關注。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視光專家、視力保健領域相關防控機構的專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