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市將建成別具特色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框架
2012-01-19 09:36:28 來源:東北網-綏化晚報  作者:叢喚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綏化1月19日訊 綏化市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落實科學發展新任務、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貫徹執政為民新要求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計劃用3-5年時間,基本形成具有綏化特點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基本框架。構建公正透明、廉潔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基本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有力、覆蓋面廣的社會保障體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社會管理體系;利益訴求多渠道、矛盾解決多元化、風險預警多領域的調處體系和公共安全體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

  加快社區乾部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步伐,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乾部到社區任職,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等社會優秀人纔到社區擔任專職工作人員,建立精乾的社區工作者隊伍。

  完善基層社會工作人員選拔使用機制,探索建立社會化招聘、契約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市場化運作的選拔使用機制,形成專聘結合、以專為主的基層社會管理工作力量。

  完善志願者管理和支持體系,完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志願者服務網絡,落實津貼保障等制度,提高保障待遇。

  著力發展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積極培育社會事務型社會組織,發展居家養老、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慈善募捐等領域的社會服務型、社會救助型社會組織。

  完善社會組織監管制度,建立社會組織監管信息平臺,提高政府監管效力。

  加強社區基礎建設,將社區辦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務場所納入城市建設整體規劃,采取新建、改建、購買、資產置換或協調有關單位資源共享等方式,加大社區辦公用房建設力度,按照達標社區、精品社區和示范社區的分類,明確服務功能,逐步實現社區建設標准化。

  統籌建設社區衛生、矛盾調處、警務、文化、體育、養老等服務設施,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完善“民情在線”系統,推進遠程教育進社區。

  探索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社區組織經費保障機制,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社區辦公經費、活動經費和工作人員補貼及社會保險等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社區建設的長效投入機制。

  創新公共服務機制。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拓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范圍,逐步將城市清掃保潔、綠化管護和困難群體幫扶、助老、助殘等服務項目,采取項目委托、獎勵、補貼等方式,向慈善公益類、生活服務類、社區管理類等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鼓勵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和機構承接公共服務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向公共服務領域投資,不斷擴大公共服務供給,推進公共服務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探索實行“以房管人”、“以稅養管”的新體制,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蓋。

  創新社會保障機制。完善非公經濟組織負責人、工會、員工共同參與的員工工資等集體(平等)協商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完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工會組織、企業代表三方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切實提高小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行質量,強化非公經濟組織的社會責任;嚴格規范城鄉低保、醫保、養老、五保、勞保以及臨時性救助保障政策的實施,深入推進城市低保對象和低收入人群醫療救助保險改革,努力形成城市醫療救助保險、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慢性病救助、大病二次救助“四位一體”的新型醫療救助保障機制。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