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委員建議: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建設 打造第三張旅游名片
2012-01-19 15:12: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9日訊 (記者 顧碩) 哈爾濱市是1994年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是黑龍江省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但是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開發方面還有待完善、相關旅游資源有待優化。在本屆哈爾濱市政協會議上,趙魯平委員建議,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在哈爾濱市“冰雪旅游”、“北國水城”兩大旅游名片之後打造第三張旅游名片。

  開發建設哈爾濱金上京遺址公園

  背景: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國,定都哈爾濱阿城區,到1153年海陵王遷都北京歷時38年,留下了大金國城垣遺址,是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該遺址被耕地佔用,城垣人為破壞嚴重,沒有有效地進行保護。

  趙魯平建議,應開發建設哈爾濱金上京遺址公園。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借鑒西安唐代大明宮遺址公園開發建設的經驗,劃定和擴展保護范圍,妥善安置農民,騰遷耕地,適度復原午朝門遺址和宮城部分建築,建設金上京遺址公園,與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和金太祖陵形成金源故地旅游文化區。

  建造中東鐵路歷史博物館

  背景: 1898年6月9日中東鐵路修建到哈爾濱,掀開了哈爾濱近代的歷史。中東鐵路將哈爾濱迅速催生為國際化城市,哈爾濱近現代的商業、服務業和消費業、以及建築和民俗與中東鐵路相關聯。哈爾濱成為沙皇俄國“黃俄羅斯”計劃和掠奪東北資源的根據地,1904-1905年日俄戰爭的大後方。

  趙魯平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利用沙俄時期的某處老建築建造《哈爾濱中東鐵路歷史博物館》,利用用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全面介紹從1896年《中俄密約》簽訂、中東鐵路開工建設,1917年十月革命後哈爾濱外國僑民等有關中東鐵路的歷史。成為外地游客了解哈爾濱近現代歷史的窗口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加大保護建築和保護街區的保護、開發、申辦工作

  背景:哈爾濱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留下大量有價值、有特色的老建築和老街坊,形成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歷史街區。但是許多優秀歷史建築被拆除、有些特色街區失去往日的風采。

  趙魯平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擇機和適當復原聖•尼古拉大教堂、米尼阿久拉餐廳、江北太陽島東正教教堂、哈爾濱游樂園側門的安息教堂鍾樓等具有哈爾濱歷史特色的老建築,盡快頒布哈爾濱第四批保護建築和保護街區名單。在《哈爾濱•1898》花園街中東鐵路員工住宅街區、道外區中華巴洛克街區建設的同時,開發建設道裡區通江街猶太僑民歷史街區。積極將靖宇街、紅軍街等列為全國第四批歷史文化名街名單。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