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徐志強 王錚 記者 張強)近日,綏芬河海關在綏芬河某貨代公司申報出口的貨物中,查獲了大量涉嫌侵犯知識產權商品。據了解,此次查獲的侵權商品主要為『惠普』牌硒鼓及『SKF』牌軸承。其中,侵權硒鼓6553個,侵權軸承70個,涉案金額達360餘萬元。此案也是哈爾濱關區有史以來破獲的案值最大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
據綏芬河海關關員介紹,該批貨物於2011年12月28日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申報出口,運往俄羅斯格羅傑闊沃市,申報品牌為『無牌』,申報金額為43.6萬元。海關查驗關員利用『H986集裝箱檢查設備』掃描貨物並比對圖像後,認定貨物種類、數量存在異常,有走私嫌疑,即對該批貨物進行重點布控查驗。經掏箱查驗,海關關員在集裝箱內查獲了利用膠帶遮蓋品牌的上述貨物,另有木螺釘175件單貨不符。經惠普公司、SKF公司確認,上述貨物確為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綏芬河海關即依據《海關法》、《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等海關法律法規,對涉嫌侵權貨物權利人下達了《扣留決定書》和《扣留清單》,並提取了當事人確認的現場扣留筆錄,同時將案件線索上報哈爾濱海關等候進一步處理。
近年來,綏芬河海關始終把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放在與打擊走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采取多種形式嚴打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法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淨化口岸通關環境:一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培訓,提高現場關員對侵權商品的鑒別能力;二是加強政策宣講,通過發放宣傳冊、開展關企座談會等形式向企業介紹海關『打擊與保護』相結合的工作方法,闡述海關規章制度,引導企業守法自律;三是加強同工商、公安、國檢等部門的聯系配合,齊抓共管,形成監管合力;四是建章立制,完善制度建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修訂完善了一整套具操作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業務流程和崗位制度,確保執法有據,有法可依;五是引入風險管理理念,收集整理風險信息,提高捕捉侵權案件的能力,有的放矢、高效監管;六是強化科技輔助功能,綜合運用H986集裝箱監察系統、X光機等科技監管設備,不斷提高監管效能。
通過不懈努力,綏芬河海關近年來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2008年破獲重大侵犯知識產權案件,查獲侵權手機配件105箱,18742件,涉案金額達30餘萬元,受到哈爾濱海關通報表揚;2009年、2010年、2011年連續三年集中銷毀侵權產品,通過碾壓和焚燒等方式銷毀68206件侵權產品及商標;2011年在哈爾濱海關統一部署下,將1000餘件侵權服裝轉交黑龍江省紅十字會,用於社會公益事業。諾基亞公司、索尼公司等權利人向綏芬河海關贈送了題為『守國門關口,護法律尊嚴』、『打假先鋒,國門衛士』的牌匾。
記者從綏芬河海關獲悉,綏芬河海關今後將繼續加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邊境保護:一是全面加大查緝力度,在提高一線執法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後續處理程序;二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執法氛圍;三是加強各部門的聯系配合,凝聚監管合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邊境貿易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