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王寶珠 記者 張強)據綏芬河海關統計,2011年綏芬河口岸進口鋸材115.6萬立方米,比上年(下同)增加28.7%,價值3.2億美元,增長32.5%,穩居進口商品次席。
據分析,2011年以來,伴隨國內經濟回暖,家具、裝修、基建等行業的消費需求增長,國內家具市場火旺,極大促進林木產品銷售;在外需方面,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刺激措施作用的持續顯現,歐美經濟企穩復蘇,失業率下降,被壓抑的外需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家具、建材等林木制成品出口得以持續增長,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木材的進口。與此同時,國內原木采伐計劃縮減,我國最大國有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從2011年開始,5年內木材采伐量將調減52%,年消耗森林采伐限額僅為242萬立方米,並將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木材生產,以恢復林區生態。國際市場原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俄羅斯、加蓬、越南等國家陸續出臺政策限制木材出口,並推動鋸材貿易由粗加工轉向深加工。諸多因素促使國內外原木供應市場日益趨緊,伴隨木制品消費市場行情向好,必將加劇未來幾年內木材供需矛盾,進而推動整個產業鏈產品價格日益走高。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綏芬河口岸鋸材進口均價已達每立方米272.7美元,比上年上漲2.9%。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