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人纔供求分析報告預測 哈市今年體力工人、服務員緊缺
2012-01-20 08:40:3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於勇瀾 姜雪松 劉陽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0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了《2011年度哈爾濱市人纔資源供求狀況分析報告》,這是哈市首次發布人纔就業供求狀況年度分析報告。

  報告根據2011年人纔供求數據,分析預測了2012年哈市最熱門職業、“2012年三大高薪崗位”和“2012年五大最具潛力新興職業”等。

  2012職場前瞻:奢侈品銷售員等將成高薪職位

  據哈市人力資源專業人士預測,今年,企業高管、高級工程師、奢侈品銷售員或將成為給力高薪職位。

  奢侈品銷售顧問等輕松月入萬元

  隨著國際奢侈品品牌陸續登陸哈市,奢侈品銷售人纔成為高薪就業崗位,一些品牌實行底薪加績效工資制度,銷售業績較好的奢侈品銷售顧問月入萬元已不是新鮮事。貴金屬飾品銷售待遇並不亞於奢侈品銷售,由於飾品需求量高於奢侈品,銷售員僅靠“走量”提成即可入圍高薪職位。據哈市某知名飾品品牌人資專員介紹,目前飾品常年9折銷售,其中1折即為營業員的銷售傭金,也就是說,營業員銷售一枚2萬元的普通鑽戒即可獲得2000元提成,外加基本工資,月薪至少在8000元以上。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長居高薪崗位,薪酬通常以業績結合年薪計算,年收入十幾萬、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高級技術工程師的常年短缺、技術含量較強等因素致使該就業崗位長居高薪崗位。

  網絡營銷師等成為最具潛力職位

  網絡營銷師、創業培訓師、養老院護理員、網絡快遞員、食品安全檢測員等5個職業入選今年哈市最具潛力新興職位。

  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由此衍生出食品安全檢測員職業,在一段時期裡,該職業或將成為哈市食品企業必備專職就業崗位。網絡購物的興起催熱了網絡營銷師、網絡快遞員職業,雖然網絡快遞員職業特性與郵遞員有所類似,不過網絡快遞員承擔的業務量遠遠大於郵遞員,隨著社會勞動力減少,網絡快遞員薪酬將隨著今年哈市勞動力短缺態勢持續增長,而網絡營銷師主要負責淘寶等網絡銷售商家的營銷策略從而提高銷量、增加效益,網絡購物已成為商品銷售主體之一,而網絡營銷人員相對較少。社會老齡化促熱了養老院護理員崗位。我市開展“創業創新,全面成纔”活動帶動了全民創業熱情,創業培訓師將極具就業潛力,目前我市人社部門已經開始著手在各大技工院校選拔培訓創業培訓師。

  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比例是重點

  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今後5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將把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作為工作重點,統籌做好各類群體的就業工作,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

  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將統籌規劃好哈市家庭服務業發展,出臺扶持家政業創業政策,從稅收、日常開銷、創業資金支持等多個方面全力支持家政企業創業創新,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全面發揮以創業帶動就業。同時,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全市技工院校學制教育在校生規模達到5萬人,其中,高級技工、預備技師2萬人。鞏固前期我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成果,使創業環境、創業活動、創業能力、創業貢獻等4個方面的評價指標均實現逐年增長、協調發展。


  2011數據解析:青壯勞動力需求最大企業用人佔比重達92.8%

  記者了解到,2011年度,全市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人纔需求結構相對穩定,第二產業的需求比重呈現上昇態勢。從行業需求看,73.2%的用人需求集中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制造業和社會服務業三大行業;從用人單位看,企業用人佔主體地位,所佔比重達92.8%,其中,私營及個體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用人需求佔多數。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體,又是求職人員集中求聘的職業。商業服務人員、生產設備操作工、專業技術人員的供需變化幅度較大。

  中高學歷青年成求職主力軍

  2011年求職市場上,大專以上學歷的求職者約佔55%,高中(含中專、技校)學歷的約佔20%,兩者之和約佔總求職人數的75%。中高學歷的青年求職者已成為勞動力市場的求職主力軍,但碩士以上學歷的高級人纔求職人數相對較少。在所有求職人員中,失業人員所佔比重高達63.3%。與往年同期相比,新成長失業青年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就業轉失業人員的比重增長幅度較大。碩士以上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職率高於其他文化程度。

  七成用工崗位有性別要求

  統計顯示,用人企業對男性的要求佔40.2%,對女性的要求佔32.5%,對性別要求不限的佔27.3%,從對勞動力的需求看,72%的用人需求對求職者的性別有明確要求。從求職者的性別結構看,男性的求職人數略高於女性,其所佔比重分別為54.2%和45.8%。與上一年度相比,男性求職者所佔比重下降了0.3個百分點,女性求職者比重上昇0.3個百分點。

  青壯勞動力需求最大

  哈市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年齡都有所要求。18–35歲之間的勞動者構成單位用人需求的主體,佔總體需求的67.4%,其中,對18–24歲之間勞動者的需求佔35.7%,對25–35歲之間勞動者的需求佔31.7%。從求職者的年齡構成來看,求職者同樣以青壯年為主體,18–34歲的求職者約佔總求職人數的64.3%。其中,18–24歲之間的求職者佔32.6%,25–35歲之間的求職者佔31.7%。求職者的年齡構成與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2011深度盤點:“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

  凸顯我市勞動力供求結構已經發生變化

  上半年,農民工“用工荒”嚴峻

  據記者了解,2011年上半年,農民工“用工荒”是哈市人力資源市場上存在的主要問題。“用工荒”的主角是農民工,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企業遷徙、待遇低、新生代農民工怕辛苦又追求時尚生活的矛盾外,勞動力結構的不均衡、專項人纔的稀缺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一些行業存在的“年齡歧視”、“性別歧視”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用工荒”。盡管一些企業高喊招工難,但到了招人時,都願挑年輕力壯的勞動力,一些企業出於管理考慮,專門招女工。這嚴重限制了勞動力的供給空間,加劇了“用工荒”程度。因國家頒布許多惠及農民的農業政策,那些返鄉農民找到了致富新路,不願再回到城裡工作,對企業招不足工人的影響也很大。

  下半年,大學生“就業難”再次凸現

  2011年下半年,哈市人力資源市場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再次凸現。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每年畢業大學生數量成倍遞增,每年沒有及時就業的大學生又會給下一屆畢業生就業帶來壓力,而社會每年提供的崗位數量有限,供需變化直接導致就業形勢嚴峻。

  就高校而言,不少高校所設置的專業多年未變,學校學科專業供求錯位,專業設置趨同化、集中化,忽視了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培養,學校教育與市場要求嚴重脫節。

  而對用人單位來說,用人崗位增加比例遠遠小於高校擴招。不少單位在選人用人時,過分關注學歷、工作經驗,存在性別歧視、生源地歧視等方面問題。

  此外,自身定位偏頗、盲目求職,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直接原因。現在的畢業生都是80後接近90初的年輕人,期望的薪水往往高出了現實所能提供的水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